“棄官竟一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棄官竟一往”全詩
棄官竟一往,不以歸意近。
屢扣清虛仙,杯酒話疇昔。
永懷撥云峰,西麈每相憶。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住在山居,寫下九十首雜詩。
我曾游玩在素原的匡廬,
夢里醒來依然難以忘懷。
我放棄了官職,決心追求理想,
不為回歸而近在眼前。
我多次拜訪清虛的仙人,
舉杯暢談過去的時光。
我永遠懷念著那云中的峰巒,
那西麈的形象常常在我心中回憶。
詩意:
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放棄塵世的官職,追求內心理想和自由境界的決心。詩人在山居中與仙人相會,述說往事,表達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山居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選擇山居生活的心境和抱負。通過詩人的游歷和夢境,詩歌傳遞了一種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清虛仙人象征著理想和智慧,與詩人共話過去,使整首詩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的氛圍。詩人留戀于山居生活,對云峰和西麈的回憶表達了他對自然和自由的眷戀之情,體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純粹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懷念,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自由和追求高尚境界的決心。整首詩意蘊含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體現了宋代山水詩的特色,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追求自由和內心世界的追求。
“棄官竟一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sù yuán yóu kuāng lú, mèng mèi bù kě yì.
素原游匡廬,夢寐不可易。
qì guān jìng yī wǎng, bù yǐ guī yì jìn.
棄官竟一往,不以歸意近。
lǚ kòu qīng xū xiān, bēi jiǔ huà chóu xī.
屢扣清虛仙,杯酒話疇昔。
yǒng huái bō yún fēng, xī zhǔ měi xiāng yì.
永懷撥云峰,西麈每相憶。
“棄官竟一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