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誰寄一行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人誰寄一行書”全詩
新火又逢寒食節,故人誰寄一行書。
隨人只得身康健,寓物須煩酒破除。
剩讀佳章正憑檻,海棠花上雨疏疏。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清明書事》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書事》是宋代作者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老年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同時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書事
老來不復較三余,
只養恬愉守故居。
新火又逢寒食節,
故人誰寄一行書。
隨人只得身康健,
寓物須煩酒破除。
剩讀佳章正憑檻,
海棠花上雨疏疏。
譯文:
年老之后不再爭強好勝,
只追求寧靜愉悅守護故居。
新的火候遇上寒食節,
故友們會寄來一封書信。
隨著歲月,只求身體健康,
把物欲紛擾都拋之腦后。
余生只剩品味佳作,
倚在門檻上觀賞雨中的海棠花。
詩意和賞析:
《清明書事》表達了作者曹勛晚年的生活態度和心境。他不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舒適。他守護著自己的故居,享受著恬淡的生活,不再與他人爭較。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重陽時節,意味著團聚和思念。作者期待著朋友們的來信,寄托了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強調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認為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作者拒絕物質的紛擾,選擇了簡樸的生活方式,并強調要遠離浮躁的世俗欲望。他剩下的歲月,將用來品味優美的文學作品。
最后兩句描繪了門前的景色,雨中的海棠花。雨疏疏的細雨灑在花瓣上,給人一種靜謐和凄美的感覺。作者站在門檻上,倚著欄桿,憑借著對自然景物的欣賞,體味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態度和對友情、自然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對身心健康和清新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豁達自得的生活哲學。它讓人們感受到晚年生活的美好,并引發對內心深處的思考和反思。
“故人誰寄一行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shū shì
清明書事
lǎo lái bù fù jiào sān yú, zhǐ yǎng tián yú shǒu gù jū.
老來不復較三余,只養恬愉守故居。
xīn huǒ yòu féng hán shí jié, gù rén shuí jì yī xíng shū.
新火又逢寒食節,故人誰寄一行書。
suí rén zhǐ de shēn kāng jiàn, yù wù xū fán jiǔ pò chú.
隨人只得身康健,寓物須煩酒破除。
shèng dú jiā zhāng zhèng píng kǎn, hǎi táng huā shàng yǔ shū shū.
剩讀佳章正憑檻,海棠花上雨疏疏。
“故人誰寄一行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