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清泉供枕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道清泉供枕潄”全詩
更無塵土侵衣裓,只有荷花度晚香。
一道清泉供枕潄,千章古木進風涼。
相從時得游佳處,何必持杯玉色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過鄭吏部水閣》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鄭吏部水閣》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詩意清新自然,描繪了一個夏日午后的寧靜景象。
詩中描述了夏日午后的炎熱天氣,通過"九夏銷煩日正長"表達了夏季的炎熱和漫長。"沉沉虛閣枕橫塘"描繪了作者躺在水閣上,枕著橫臥的湖面,形容了作者清涼避暑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更無塵土侵衣裓,只有荷花度晚香"表達了作者在水閣中沒有塵土的污染,只有荷花的香氣彌漫。這里,荷花成為了整個景象的點睛之筆,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
接著,詩中提到"一道清泉供枕潄,千章古木進風涼",描述了一道清泉流過水閣,給人們帶來了清涼的感覺。古木的進風涼爽也進一步增添了清新的氣息。
最后兩句"相從時得游佳處,何必持杯玉色光"表達了作者認為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無需奢華的陪伴或者繁瑣的儀式,只需與朋友相隨,游玩于這美景之中即可。
整首詩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水閣中的夏日景色,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寧靜心境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的景物和意境相得益彰,給人以清涼、寧靜和愉悅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詩歌的清新風貌。
“一道清泉供枕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zhèng lì bù shuǐ gé
過鄭吏部水閣
jiǔ xià xiāo fán rì zhèng cháng, chén chén xū gé zhěn héng táng.
九夏銷煩日正長,沉沉虛閣枕橫塘。
gèng wú chén tǔ qīn yī gé, zhǐ yǒu hé huā dù wǎn xiāng.
更無塵土侵衣裓,只有荷花度晚香。
yī dào qīng quán gōng zhěn shù, qiān zhāng gǔ mù jìn fēng liáng.
一道清泉供枕潄,千章古木進風涼。
xiāng cóng shí dé yóu jiā chù, hé bì chí bēi yù sè guāng.
相從時得游佳處,何必持杯玉色光。
“一道清泉供枕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