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得詮心適佳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暫得詮心適佳處”全詩
下界和江朝勝地,上方大士隱非煙。
覽輝已見翔威鳳,倚伏何堪照細泉。
暫得詮心適佳處,試拋馬箠問枯禪。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鮑仲山武靈巖寺》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鮑仲山武靈巖寺》
十年塵土換華顛,
一踏山根覺渙然。
下界和江朝勝地,
上方大士隱非煙。
覽輝已見翔威鳳,
倚伏何堪照細泉。
暫得詮心適佳處,
試拋馬箠問枯禪。
中文譯文:
十年的塵土已經換取了華麗的巔峰,
我一踏上這座山根,感覺心境變得開闊。
在下界和江河之間,這里是朝圣的勝地,
在上方,偉大的士人們隱居,仿佛隔絕了塵煙。
凝望著遠處耀眼的鳳凰飛翔,
依靠在山石上,怎能不被細膩的泉水所照映。
在這宜人之地,我暫時找到了宣泄內心的恰當之處,
試著拋開紛擾的俗世,向那冥思默想的禪宗提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曹勛所作,描繪了他參觀武靈巖寺的心境和感受。詩人經過十年的努力和奮斗,成功換取了世俗的名利與成就,但是他的心境逐漸變得疲憊和浮躁。然而,當他踏上武靈巖寺的山根時,他感受到了一種渙然開朗的心境,仿佛一切煩惱都被拋開。
詩中所描述的武靈巖寺,被描繪成了一個隱世的勝地,與下界和江河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里,偉大的士人們隱居其中,追求心靈的凈化,不受塵世的紛擾所擾。這種對士人隱逸生活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清靜和內心寧靜的向往。
詩中還描繪了遠處翔飛的鳳凰,展示了壯麗的景色和令人贊嘆的自然之美。詩人倚靠在山石上,感受著細膩的泉水所帶來的寧靜和滋養。這些景物的描繪使詩人的心境得到了映襯,同時也傳遞給讀者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在這個宜人的地方找到了宣泄內心情感的適當場所,他試圖拋開塵世的喧囂,向那冥思默想的禪宗提問,尋求心靈的真正安寧。這種對內心探索和追求的表達,體現了詩人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和探索的渴望。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勝地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追求的渴望,以及對士人隱逸生活的贊美。同時,詩中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暫得詮心適佳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ào zhòng shān wǔ líng yán sì
和鮑仲山武靈巖寺
shí nián chén tǔ huàn huá diān, yī tà shān gēn jué huàn rán.
十年塵土換華顛,一踏山根覺渙然。
xià jiè hé jiāng cháo shèng dì, shàng fāng dà shì yǐn fēi yān.
下界和江朝勝地,上方大士隱非煙。
lǎn huī yǐ jiàn xiáng wēi fèng, yǐ fú hé kān zhào xì quán.
覽輝已見翔威鳳,倚伏何堪照細泉。
zàn dé quán xīn shì jiā chù, shì pāo mǎ chuí wèn kū chán.
暫得詮心適佳處,試拋馬箠問枯禪。
“暫得詮心適佳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