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松竹更誰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山松竹更誰容”全詩
亹亹詩章煩護惜,時時情話憶過從。
雪殘蒼嶺野云暗,花著疏梅春意濃。
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誰容。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謝參政卜宅》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謝參政卜宅》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篇隃寄梵王宮,
玉立高寒并兩峰。
亹亹詩章煩護惜,
時時情話憶過從。
雪殘蒼嶺野云暗,
花著疏梅春意濃。
它日庵居定相奉,
半山松竹更誰容。
【中文譯文】
幾篇隃(yú)寄給梵王宮,
石像高聳寒氣凜冽,與兩座山峰相依。
那無數詩章,繁雜而珍貴,時常讓人懷念過去的情話。
雪花殘留在蒼茫的山嶺上,野云籠罩著一片昏暗。
春花綻放的季節,疏疏落落的梅花,春意盎然。
有一天,定居在庵中的人將會被尊崇,
半山腰上的松樹和竹子,還容納著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庵居生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的開頭,詩人將自己的詩篇寄托于梵王宮,梵王宮是佛教寺廟的象征,寄托了詩人對文學的珍視和敬仰。接著,詩人描繪了高聳的石像和兩座山峰,形成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色。這里的高寒環境和荒涼氣息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冷清。
詩中提到的“亹亹詩章”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詩篇的珍視和保護。詩人時常回憶起過去的情話,這些情話可能是他曾經寫下的詩篇,也可能是與他人之間的真摯感情。這種回憶使詩人對過去的時光充滿了眷戀和留戀。
第二聯描繪了雪花殘留在蒼茫的山嶺上,野云籠罩著大地的情景,給人以凄涼和幽靜之感。與此同時,春花綻放,疏疏落落的梅花點綴著大地,給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覺。這種對季節和自然變化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敏感和對自然景色的熱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詩人想象自己有一天能夠在庵居中定居,得到他人的尊崇和贊美。半山腰上的松樹和竹子象征著深山僻壤的清凈和寧靜,也暗示著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庵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將高寒的山峰與疏落的春花、寂靜的庵居與喧囂的過往進行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凝練而含蓄,給人以靜謐和深思之感,同時也喚起讀者對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半山松竹更誰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è cān zhèng bǔ zhái
和謝參政卜宅
shù piān shù jì fàn wáng gōng, yù lì gāo hán bìng liǎng fēng.
數篇隃寄梵王宮,玉立高寒并兩峰。
wěi wěi shī zhāng fán hù xī, shí shí qíng huà yì guò cóng.
亹亹詩章煩護惜,時時情話憶過從。
xuě cán cāng lǐng yě yún àn, huā zhāo shū méi chūn yì nóng.
雪殘蒼嶺野云暗,花著疏梅春意濃。
tā rì ān jū dìng xiāng fèng, bàn shān sōng zhú gèng shuí róng.
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誰容。
“半山松竹更誰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