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謂青門尚種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謂青門尚種瓜”全詩
寄語欲憑滄海月,昔游空想赤城霞。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雖是道人心似鐵,余情應得賦梅花。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寄宋德可觀察》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宋德可觀察》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歸一笑脫胡沙,淮海相逢五歲華。
寄語欲憑滄海月,昔游空想赤城霞。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雖是道人心似鐵,余情應得賦梅花。
詩意:
這首詩以北歸的心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宋德可的寄語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一些景物和典故,通過這些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賞析:
首句"北歸一笑脫胡沙",北歸指的是作者從北方返回故鄉,一笑脫胡沙意味著拋開煩惱和困擾,展現出一種豁達的心態。接著,詩中提到與宋德可相逢的時光,"淮海相逢五歲華",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持久。
在第三句中,作者寄語友人欲憑滄海月,表達了對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滄海月象征著遙遠而美好的愿景,作者希望友人能夠借助這樣的愿景,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四句提到了作者曾經游玩赤城,但如今只能空想,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遙知漢殿宜鳴玉"意味著友人有才華應該在朝廷中受到重用,"不謂青門尚種瓜"則是對友人的謙虛贊美,表示友人即使身份不高貴,也能有所成就。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雖是道人心似鐵"指的是作者雖然身為道士,但內心并不冷漠無情,"余情應得賦梅花"則表示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賦寫梅花之中,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創作的決心。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情、理想和自我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的豁達、思念和追求之情,以及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之意。
“不謂青門尚種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dé kě guān chá
寄宋德可觀察
běi guī yī xiào tuō hú shā, huái hǎi xiàng féng wǔ suì huá.
北歸一笑脫胡沙,淮海相逢五歲華。
jì yǔ yù píng cāng hǎi yuè, xī yóu kōng xiǎng chì chéng xiá.
寄語欲憑滄海月,昔游空想赤城霞。
yáo zhī hàn diàn yí míng yù, bù wèi qīng mén shàng zhòng guā.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suī shì dào rén xīn shì tiě, yú qíng yīng de fù méi huā.
雖是道人心似鐵,余情應得賦梅花。
“不謂青門尚種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