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峰何山亦何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峰何山亦何好”全詩
其間巖洞邃且深,隱居仙人得窮討。
遠業已跨雪色驢,諸孫何能玉顏老。
黑虎會有青鸞信,洞章同夢池塘草。
關鍵真符付自樂,鴛鴦瓊壺每傾倒。
頗聞云篆經九試,自應太上傳三寶。
他年芒屨謁凝神,洗心拱聽無上首。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寄張達道》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張達道》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仙境的景象,通過山巖洞穴和仙人隱居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神秘境界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茅峰何山亦何好,
瑤木琪華并三島。
其間巖洞邃且深,
隱居仙人得窮討。
這里的茅峰、瑤木和琪華是指山峰和樹木的美麗景色,三島則代表了三個島嶼。詩人描述了這些山峰和島嶼之間巖洞的深邃,表達了神秘而幽靜的意境。他認為,這些山巖和洞穴是仙人隱居的理想之地,也是追求道德境界的居所。
遠業已跨雪色驢,
諸孫何能玉顏老。
黑虎會有青鸞信,
洞章同夢池塘草。
這段詩意味深長,通過描寫一個人乘坐雪色驢遠離塵囂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遠離塵世的向往。詩中的"黑虎"和"青鸞"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象征著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許,希望能夠得到仙人的指引和祝福。
關鍵真符付自樂,
鴛鴦瓊壺每傾倒。
頗聞云篆經九試,
自應太上傳三寶。
這段詩表達了詩人對修煉道法的追求。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內心的修行和自我超越。詩中的"云篆經"代表了道家的經典之一,"九試"可能指的是對道法的反復嘗試和驗證。詩人希望自己能夠領悟到道法的真諦,獲得真正的智慧和境界。
他年芒屨謁凝神,
洗心拱聽無上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真理的渴望。他希望在未來的歲月中,能夠獲得更高的境界,向真理靠近。他愿意洗凈心靈,虔誠地聆聽真理的聲音,追求超越塵世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山水和仙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神秘和道德境界的追求。他渴望遠離塵囂,尋找真理和智慧,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凡俗的境界。整首詩情意蘊豐富,給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茅峰何山亦何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dá dào
寄張達道
máo fēng hé shān yì hé hǎo, yáo mù qí huá bìng sān dǎo.
茅峰何山亦何好,瑤木琪華并三島。
qí jiān yán dòng suì qiě shēn, yǐn jū xiān rén dé qióng tǎo.
其間巖洞邃且深,隱居仙人得窮討。
yuǎn yè yǐ kuà xuě sè lǘ, zhū sūn hé néng yù yán lǎo.
遠業已跨雪色驢,諸孫何能玉顏老。
hēi hǔ huì yǒu qīng luán xìn, dòng zhāng tóng mèng chí táng cǎo.
黑虎會有青鸞信,洞章同夢池塘草。
guān jiàn zhēn fú fù zì lè, yuān yāng qióng hú měi qīng dǎo.
關鍵真符付自樂,鴛鴦瓊壺每傾倒。
pō wén yún zhuàn jīng jiǔ shì, zì yīng tài shàng chuán sān bǎo.
頗聞云篆經九試,自應太上傳三寶。
tā nián máng jù yè níng shén, xǐ xīn gǒng tīng wú shàng shǒu.
他年芒屨謁凝神,洗心拱聽無上首。
“茅峰何山亦何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