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有香傳玉座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剩有香傳玉座中”全詩
和鸞寶苑梅花路,剩有香傳玉座中。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從駕玉津園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駕玉津園二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春日駕臨玉津園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皇帝的威嚴。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從駕玉津園二首
天子行春御六龍,
五云回暖泛晴風。
和鸞寶苑梅花路,
剩有香傳玉座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天子春游的場景為背景,首先描繪了皇帝坐在龍車上,駕馭著六匹龍馬,昂首前行。這里的“六龍”象征著皇帝的威嚴和統治力量,也展示了皇帝的尊嚴和權勢。接著,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氣息隨著五彩的云彩和溫暖的微風回歸,給人以一種溫暖和明朗的感覺,預示著大地的復蘇和萬物的生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玉津園中的景象。其中,“和鸞寶苑梅花路”是指園中的梅花路上,有一種和鸞鳥一樣美妙的景色,表達了園中景色的優美和令人陶醉的氛圍。最后兩句“剩有香傳玉座中”,則表達了梅花的香氣依然彌漫在皇帝的座位上,象征著春天的美好永遠留存于皇宮之中。
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盛景和皇帝的威嚴,展示了皇室的權威和春天的美好。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皇宮氛圍的描繪,詩人巧妙地把自然景色與皇帝的行宮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皇權的頌揚和對春天的贊美。同時,詩人運用細膩的意象和優美的描寫手法,使整首詩充滿了韻律和美感,給讀者帶來一種視覺和心靈的愉悅。
“剩有香傳玉座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jià yù jīn yuán èr shǒu
從駕玉津園二首
tiān zǐ xíng chūn yù liù lóng, wǔ yún huí nuǎn fàn qíng fēng.
天子行春御六龍,五云回暖泛晴風。
hé luán bǎo yuàn méi huā lù, shèng yǒu xiāng chuán yù zuò zhōng.
和鸞寶苑梅花路,剩有香傳玉座中。
“剩有香傳玉座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