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人身事亦何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關人身事亦何嘗”全詩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
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
地爐火暖燈花喜,且只移家住醉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燈下讀山谷詩》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燈下讀山谷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曹勛。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燈下閱讀山谷詩,引發了對歷史、人生和家園的思考。
詩詞中的“燈下讀山谷詩”象征著一個人孤獨地在夜晚讀書,思考過去和現在的人事物。詩中提到的“雙井黃”指的是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和《資治通鑒》這兩部歷史著作,它們如同兩口黃井,保存了許多古代的智慧和記載。這些古籍雖然已經留存了很久,但是它們仍然散發著古老香氣,讓人感受到歷史的魅力。
詩中接著提到了百年人物和千載功名,暗示著歷史人物與功業的薄薄殘影。這些人物和功名已經逝去,只留下了半張紙,意味著他們的事跡和名聲已經被時間的洪流沖刷得所剩無幾。通過這種方式,詩人表達了對歷史和人生的短暫性的思考。
詩人說自己的詩篇也如此美好,但與此同時,他認識到這些詩篇與個人的身世和經歷并沒有太多的關聯。他在關注這些歷史和人事之余,也享受著家中溫暖的火爐和燈花帶來的喜悅。最后,他選擇離開,住在一個醉人的鄉間,追尋自己的心靈寄托。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人生和家園的思考,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人將自己與歷史人物進行對比,意識到個人的存在和成就相對于歷史的長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他也從中體會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溫暖,選擇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方式。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出詩人深邃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
“關人身事亦何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ià dú shān gǔ shī
燈下讀山谷詩
tiān xià wú shuāng shuāng jǐng huáng, yí biān yóu zuò jiù shí xiāng.
天下無雙雙井黃,遺編猶作舊時香。
bǎi nián rén wù jīn ān zài, qiān zǎi gōng míng zhǐ bàn zhāng.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
shǐ wǒ shī piān rú xǔ hǎo, guān rén shēn shì yì hé cháng.
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
dì lú huǒ nuǎn dēng huā xǐ, qiě zhǐ yí jiā zhù zuì xiāng.
地爐火暖燈花喜,且只移家住醉鄉。
“關人身事亦何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