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坐苦廢巫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身坐苦廢巫醫”全詩
但能料理扶衰藥,豈復狂吟亂道詩。
秋熱正隨殘暑熾,新涼如與故人期。
唯應共此江蟾白,萬頃風漪月上時。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張叔廣索近詩輒為短韻》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叔廣索近詩輒為短韻》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張叔廣請求我寫些短韻的詩歌,
他的高齋仍未恢復往日的歡愉。
我身患疾病坐在這里,苦于廢棄了巫醫的幫助。
但我還能調理自己的身體,服用扶衰的藥物,
何曾再癡狂地吟詠亂世的詩句呢?
秋熱依然隨著殘暑的熾熱而來,
但新涼仿佛與故友期盼相見。
唯有同欣賞這江上的白色蟾蜍,
當萬頃波紋隨著月亮的升起。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曹勛對朋友張叔廣的回應。張叔廣希望曹勛能寫一些短韻的詩歌,但曹勛卻身患疾病,無法像以前那樣無拘無束地吟詠詩詞。盡管如此,曹勛依然能夠照顧自己的身體,服用藥物來治療病痛。詩中還描繪了殘暑中的秋熱和期盼著來臨的涼爽,以及在這樣的時刻,作者與張叔廣共賞江上的白色蟾蜍,在月光下泛起的波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張叔廣的回應。詩人曹勛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用樸實的詞句表達了自己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癡迷于創作詩歌的心情。他選擇了短韻的形式,可能是因為這種形式簡單明快,適合他目前的狀態。詩中的秋熱和涼爽,象征著光陰的流轉和變遷,同時也暗示了友誼的延續和期盼。而江上的白色蟾蜍和月光下的波紋,則增添了一絲寧靜和美好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對友誼和自然的感悟。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深入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詩人對友誼、生命和自然的體悟,同時也傳遞了一種淡泊和寧靜的心境。
“病身坐苦廢巫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shū guǎng suǒ jìn shī zhé wèi duǎn yùn
張叔廣索近詩輒為短韻
zhǐ chǐ gāo zhāi wèi yī xī, bìng shēn zuò kǔ fèi wū yī.
咫尺高齋未一嬉,病身坐苦廢巫醫。
dàn néng liào lǐ fú shuāi yào, qǐ fù kuáng yín luàn dào shī.
但能料理扶衰藥,豈復狂吟亂道詩。
qiū rè zhèng suí cán shǔ chì, xīn liáng rú yǔ gù rén qī.
秋熱正隨殘暑熾,新涼如與故人期。
wéi yīng gòng cǐ jiāng chán bái, wàn qǐng fēng yī yuè shàng shí.
唯應共此江蟾白,萬頃風漪月上時。
“病身坐苦廢巫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