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夢懸知筆有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夢懸知筆有花”全詩
大聲豈直金投地,清夢懸知筆有花。
不似罷兵初度嶺,應同奏疏早名家。
曳裾未愜平生志,常恐追鋒侍絳紗。
分類:
《和路樞四首》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路樞四首》是宋代胡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林壑蒼茫渺一涯,
辱化詞藻借光華。
大聲豈直金投地,
清夢懸知筆有花。
不似罷兵初度嶺,
應同奏疏早名家。
曳裾未愜平生志,
常恐追鋒侍絳紗。
詩詞的中文譯文:
茫茫林壑延綿無邊,
向來的辭章被借用光華。
大聲朗誦難以使金銅投地,
清晨時夢中懸掛的墨筆才知有花。
不像停止戰爭初次越過山嶺,
應該與早已有名聲的文人一同呈上奏章。
拖著長裙的我,仍未滿足于平凡的志向,
常常擔心失去鋒芒,只能侍奉絳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胡寅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中的林壑蒼茫、辱化詞藻借光華,表達了他對文學作品的追求和對詩詞創作的無限向往。他批評了那些大聲吟誦卻缺乏真正才華的人,暗示了自己對于純粹藝術追求的態度。
在第三、四句中,胡寅提到自己的清夢懸掛的筆有花,意味著他的詩詞才華飽滿,具有創作上的靈感和創意。他通過這樣的表述,表達了對于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于創作的期待。胡寅希望自己的詩詞能夠在文壇上獲得認可,超越時代的限制。
接下來的幾句中,胡寅提到了罷兵初度嶺和同奏疏早名家,暗示了自己在文學上的追求和對于名望的向往。他渴望能夠與已經出名的文人一同在文學上有所成就,通過與名家的交流和互動,來提高自己的文學才華和聲望。
最后兩句中,胡寅表達了自己對于平凡生活的不滿足和對于追求卓越的恐懼。他擔心自己會失去鋒芒,只能侍奉絳紗,意味著他擔心自己會被瑣碎的現實所束縛,無法實現自己的文學志向。這也是對于文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無奈的抱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胡寅作為一個文人的追求和矛盾。他渴望在文學上有所成就,追求卓越和名望,但又擔心被現實所束縛和失去創作的激情。這種對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追求,在許多文人中都有所體驗,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普遍的共鳴和深刻的詩意。
“清夢懸知筆有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ù shū sì shǒu
和路樞四首
lín hè cāng máng miǎo yī yá, rǔ huà cí zǎo jiè guāng huá.
林壑蒼茫渺一涯,辱化詞藻借光華。
dà shēng qǐ zhí jīn tóu dì, qīng mèng xuán zhī bǐ yǒu huā.
大聲豈直金投地,清夢懸知筆有花。
bù shì bà bīng chū dù lǐng, yīng tóng zòu shū zǎo míng jiā.
不似罷兵初度嶺,應同奏疏早名家。
yè jū wèi qiè píng shēng zhì, cháng kǒng zhuī fēng shì jiàng shā.
曳裾未愜平生志,常恐追鋒侍絳紗。
“清夢懸知筆有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