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室虛明了不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丈室虛明了不扃”全詩
容顏半嘆年華改,品目猶煩月旦評。
洗礪子荊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將禮節規兒輩,不止文書記姓名。
分類:
《和奇父二首》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禮儀的思考和呼吁。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丈室虛明了不扃,
寸田蕪廢正須耕。
容顏半嘆年華改,
品目猶煩月旦評。
洗礪子荊真可慕,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將禮節規兒輩,
不止文書記姓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家庭生活為背景,表達了對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的思考。詩的開篇描述了家庭的虛明,指出家人之間的疏離和缺乏親密關系。虛明指的是家庭中的明燈,但家人之間卻沒有真正的交流和溝通,沒有溫暖的氛圍。扃是門閂的意思,意味著家庭的門戶緊閉,缺乏開放和包容。
接下來的兩句詩將焦點轉移到農田上。寸田蕪廢指的是家庭中一畝小田荒廢不耕種,象征著不珍惜家庭資源和財富的浪費。這里的寸田也可以象征家庭成員之間微小的關系,需要耕耘和經營才能有所收獲。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對光陰的感慨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容顏半嘆年華改,指的是作者對自己容顏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品目猶煩月旦評,月旦是古代的一種聚會形式,評審參加者的品德和才能。這句詩意味著社會對人們的品德和行為進行評判的繁瑣和困擾。
接下來兩句詩表達了對儒家倫理和中庸之道的贊美。洗礪子荊真可慕,洗礪指的是磨礪、修煉,子荊指的是荊軻,這里用以代表忠誠和奉獻精神。作者稱贊那些能夠堅守中庸之道,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敬佩和向往。中庸伯始竟何成,中庸伯指的是指孔子,作者在此表達了對孔子所倡導的中庸之道的懷疑和思考,認為中庸之道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踐。
最后兩句詩呼吁將禮儀規范傳承給下一代,不僅僅是在文書上記載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實際行動,踐行家庭和社會的禮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修復家庭關系的疏離,塑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對家庭和社會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的關注和呼吁。詩意深沉,行文簡練,通過寥寥數語,揭示了家庭和社會中的問題,表達了對中庸之道《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禮儀的思考和呼吁。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丈室虛明了不扃,
寸田荒廢正需要耕。
容顏半嘆年華改,
品目猶煩月旦評。
洗礪子荊真可敬,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將禮節規兒輩,
不止文書記姓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家庭生活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的思考。詩的開篇描述了家庭中明燈雖然亮著,卻無人扃門,意味著家人之間疏離和缺乏親密關系。接著,詩人轉向描述農田,寸田荒廢需要耕種,象征著不珍惜家庭資源和財富的浪費,也暗示了家庭成員之間微小的關系需要耕耘和經營。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提到容顏半嘆,意味著作者對自己容顏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品目猶煩月旦評,月旦是古代的一種聚會形式,評審參加者的品德和才能。這句詩意味著社會對人們的品德和行為進行評判的繁瑣和困擾。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儒家倫理和中庸之道的贊美。詩中稱贊那些能夠堅守中庸之道、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對他們的敬佩和向往。然而,詩人同時也對中庸之道的實踐提出了疑問,認為中庸之道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踐。
最后兩句詩呼吁將禮儀規范傳承給下一代,不僅僅是在文書上記載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實際行動,踐行家庭和社會的禮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修復家庭關系的疏離,塑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對家庭和社會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的關注和呼吁。詩意深沉,行文簡練,通過寥寥數語,揭示了家庭和社會中的問題,表達了對中庸之道和家庭禮儀的思考和期望。
“丈室虛明了不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í fù èr shǒu
和奇父二首
zhàng shì xū míng liǎo bù jiōng, cùn tián wú fèi zhèng xū gēng.
丈室虛明了不扃,寸田蕪廢正須耕。
róng yán bàn tàn nián huá gǎi, pǐn mù yóu fán yuè dàn píng.
容顏半嘆年華改,品目猶煩月旦評。
xǐ lì zi jīng zhēn kě mù, zhōng yōng bó shǐ jìng hé chéng.
洗礪子荊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qiě jiāng lǐ jié guī ér bèi, bù zhǐ wén shū jì xìng míng.
且將禮節規兒輩,不止文書記姓名。
“丈室虛明了不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