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齋坐嘯雖多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鈴齋坐嘯雖多暇”全詩
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詩人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的向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又一次登上碧云亭,感懷之情涌上心頭。
在秋天的夜晚,危亭上的景色令我喜悅,
民眾安居樂業,物產豐富,心中無憂。
坐在鈴齋里,我暢快地吟唱,雖然時常閑暇,
但與歸田得到的自由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再次登上碧云亭為切入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個人感受,傳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的渴望。首句“又一次登上碧云亭,感懷之情涌上心頭”,表明作者此時心情激動,對于登上碧云亭這個地方有著特殊的情感。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夜晚危亭的景色,作者感到喜悅,認為這里的景色與民眾的安居樂業、物產豐富相得益彰,令人無憂無慮。
接著,作者提到自己坐在鈴齋里吟唱。雖然作者在鈴齋中有很多閑暇,但與歸田所帶來的自由相比,這些閑暇似乎變得微不足道。這里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歸田是指回到農田,過上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通過對自由的渴望,作者暗示了自身身處都市繁忙之中,希望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和個人感受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和平安生活的向往之情。這種向往與當時宋代社會中的繁忙和紛擾形成鮮明對比,具有較強的情感共鳴和思想內涵。同時,通過對歸田生活的暗示,詩詞也傳遞了對自然與人文的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鈴齋坐嘯雖多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ēng bì yún tíng gǎn huái sān shí shǒu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wǎn shàng wēi tíng xǐ yǒu qiū, mín ān wù fù běn wú yōu.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無憂。
líng zhāi zuò xiào suī duō xiá, zhēng shì guī tián dé zì yóu.
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鈴齋坐嘯雖多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