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風月水中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風月水中天”全詩
新栽翠竹陰雖薄,舊植青松蓋已圓。
高致固難追綠野,勝游那復繼斜川。
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再和四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四首》是宋代詩人吳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幽靜的居所中的心境和景物,表達了他追求寧靜自然的生活態度。
詩中以野趣的居所為開篇,描繪了一幅山水風月的美景。作者提到自己新栽的翠竹雖然遮陰不多,但在舊植的青松的掩映下,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圓整景觀。這里通過描繪植物的生長狀況,展示了自然之美與歲月流轉的和諧共生。
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用"高致固難追綠野"來表達對綠野之美的向往,意味著高尚的境界難以達到。"勝游那復繼斜川"表示勝景再繼斜川,也難以超越。這里通過對勝景的向往和超越的無奈,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境界的思考。
最后兩句"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表達了作者已經找到了寧靜之道,不再等待時光的流逝,早早地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舒適。這里的"安心法"可以理解為心靈的安寧和慰藉,作者希望能夠在早年就實現內在的成長和修養,不被外在的世俗紛擾所困擾。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景色的美妙,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高尚境界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吳芾深邃的思想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
“山中風月水中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sì shǒu
再和四首
bo dé yōu jū yě xìng biàn, shān zhòng fēng yuè shuǐ zhōng tiān.
卜得幽居野性便,山中風月水中天。
xīn zāi cuì zhú yīn suī báo, jiù zhí qīng sōng gài yǐ yuán.
新栽翠竹陰雖薄,舊植青松蓋已圓。
gāo zhì gù nán zhuī lǜ yě, shèng yóu nà fù jì xié chuān.
高致固難追綠野,勝游那復繼斜川。
wǒ jīn yǐ dé ān xīn fǎ, zǎo guà yì guān bù dài nián.
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
“山中風月水中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