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四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有四民”全詩
惟儒最貴,但患非真。
誠能力學,進必有因。
儻或中輟,豈能為人。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
惟儒最貴,但患非真。
誠能力學,進必有因。
儻或中輟,豈能為人。
詩意:
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時期士農工商四個社會階層的存在和儒學在其中的地位。詩人認為儒學在這四個階層中最為尊貴,但也存在一些學者雖然修讀儒學卻缺乏真正的學問。詩人呼吁學者們要真心實意地學習,進取的動力必然會有所收獲。如果學習中出現中途放棄,那又如何能成為真正有所作為的人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學者的期望和警示。詩中列舉了士農工商四個社會階層,強調了儒學在其中的重要性。儒學作為當時主流的學問體系,受到了社會的推崇。然而,詩人也指出了一些學者雖然修讀了儒學,卻缺乏真正的學問和才能。他鼓勵學者們要真心實意地學習,只有通過努力和進取,才能取得成就。
詩詞中的"中輟"指的是中途放棄學業或中斷學習的情況。詩人通過這個詞語表達了對學者們容易半途而廢的擔憂,強調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
整首詩詞簡明扼要,行文流暢,用詞樸實而有力。通過對儒學和學者的思考,詩人對學者們提出了期望和警示,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堅持不懈的態度。這首詩詞在宋代社會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對后世的教育和學習態度有所啟示。
“古有四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quàn nóng yùn miǎn wú xiāng zhī xué zhě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gǔ yǒu sì mín.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
wéi rú zuì guì, dàn huàn fēi zhēn.
惟儒最貴,但患非真。
chéng néng lì xué, jìn bì yǒu yīn.
誠能力學,進必有因。
tǎng huò zhōng chuò, qǐ néng wéi rén.
儻或中輟,豈能為人。
“古有四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