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凌歊意豁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到凌歊意豁然”全詩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遠連天。
青山頂上玄暉宅,采石江頭太白船。
俱在目中渾可樂,何妨時復一揚鞭。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凌歊臺六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凌歊臺六首》是宋代詩人吳芾創作的一組詩詞。這組詩詞以凌歊臺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凌歊臺的所見所感。以下是對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凌歊臺是一個地名,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描繪了凌歊臺的美景和人情,表達了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詩詞中的“簿書終日困拘攣,每到凌歊意豁然”表達了作者在書本中困頓乏味的生活,但一到凌歊臺,心情立即豁然開朗。這句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凌歊臺的向往和渴望,凌歊臺成為他心靈的凈土。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遠連天”描繪了凌歊臺的自然景觀。陽光斜照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閃耀的光線。遠處的一片青草融入天空,景色壯麗而廣闊。這些景色給人以寬廣和自由的感受,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向往。
“青山頂上玄暉宅,采石江頭太白船”描述了凌歊臺的建筑和景物。玄暉宅是位于青山頂上的居所,太白船停靠在采石江邊。這些景物與自然融為一體,增添了凌歊臺的神秘和詩意。
最后一句“俱在目中渾可樂,何妨時復一揚鞭”表達了作者對凌歊臺美景的欣賞和享受。詩詞的結尾呼應了開頭,以一揚鞭的動作,表達了作者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凌歊臺的美妙,隨時隨地都能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樂趣。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凌歊臺的自然景觀和建筑,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好心靈凈土的追求。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情,給人以寧靜、舒暢的感受。
“每到凌歊意豁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xiāo tái liù shǒu
凌歊臺六首
bù shū zhōng rì kùn jū luán, měi dào líng xiāo yì huò rán.
簿書終日困拘攣,每到凌歊意豁然。
qiān lǐ rì guāng xié zhào shuǐ, yī chuān cǎo sè yuǎn lián tiān.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遠連天。
qīng shān dǐng shàng xuán huī zhái, cǎi shí jiāng tóu tài bái chuán.
青山頂上玄暉宅,采石江頭太白船。
jù zài mù zhōng hún kě lè, hé fáng shí fù yī yáng biān.
俱在目中渾可樂,何妨時復一揚鞭。
“每到凌歊意豁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