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臺寂寞幾經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臺寂寞幾經春”全詩
一番棟宇從頭葺,四面軒窗入眼新。
陡覺江山增氣象,更添風月愈精神。
老夫無處逃炎暑,領客時來一岸巾。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凌歊臺六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凌歊臺六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凌歊臺六首
宋武當年跡已陳,
荒臺寂寞幾經春。
一番棟宇從頭葺,
四面軒窗入眼新。
陡覺江山增氣象,
更添風月愈精神。
老夫無處逃炎暑,
領客時來一岸巾。
中文譯文:
宋代的武當山歲月已逝,
凌歊臺經歷了多少春秋的荒涼與寂寞。
如今,重新修葺過的建筑,
四面的窗戶和門扉顯得格外嶄新。
忽然覺得山川河流展現出更加壯麗的氣象,
風景和月色變得更加精神飽滿。
我這老頭兒無處可逃避炎熱的夏季,
但歡迎客人時,只需一條巾巾就足夠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凌歊臺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為主題。凌歊臺是位于武當山的一處觀景臺,作者通過描繪臺上的棟宇重修和四面窗戶的更新,展現了歲月更迭中的變化和新穎之感。
在作者的眼中,山川河流的景色變得更加壯麗,風月之景也更加精神飽滿。這種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年老無法逃避炎熱夏季的困境,然而,他依然歡迎客人的到來,只需一條巾巾來迎接。這種簡約的待客之道展現了作者的淡泊和豁達。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凌歊臺的變化和作者的情感體驗,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境遇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歲月變遷和生活的思考和領悟。
“荒臺寂寞幾經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xiāo tái liù shǒu
凌歊臺六首
sòng wǔ dāng nián jī yǐ chén, huāng tái jì mò jǐ jīng chūn.
宋武當年跡已陳,荒臺寂寞幾經春。
yī fān dòng yǔ cóng tóu qì, sì miàn xuān chuāng rù yǎn xīn.
一番棟宇從頭葺,四面軒窗入眼新。
dǒu jué jiāng shān zēng qì xiàng, gèng tiān fēng yuè yù jīng shén.
陡覺江山增氣象,更添風月愈精神。
lǎo fū wú chǔ táo yán shǔ, lǐng kè shí lái yī àn jīn.
老夫無處逃炎暑,領客時來一岸巾。
“荒臺寂寞幾經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