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喜時和與歲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喜時和與歲豐”全詩
好景盡歸詩句里,閒愁俱付酒杯中。
臘殘惟愿呈三白,春去從教落萬紅。
親舊自今休問位,只須喚我作吳公。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朱世同韻二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朱世同韻二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已歸林下得從容,
還喜時和與歲豐。
好景盡歸詩句里,
閒愁俱付酒杯中。
臘殘惟愿呈三白,
春去從教落萬紅。
親舊自今休問位,
只須喚我作吳公。
詩意:
我已經回到寧靜的林下,心境舒適自在,
喜悅時光和歲月的豐收。
美好的景色都被融入了我的詩句之中,
閑散的憂愁都被傾入了酒杯之中。
歲末淡殘,只愿在新年呈獻清白之作,
春天離去時,讓萬千紅花紛紛飄落。
不再追問官職的高低,只需稱呼我為“吳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吳芾的生活態度和心境。詩人已經回到寧靜的林下,感受到自在和從容。他喜悅時光和歲月的豐收,將美好的景色融入了自己的詩句之中,將閑散的憂愁拋諸酒杯。這種心境表現出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豁達和樂觀態度。
詩詞在描繪景色時使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已歸林下”和“好景盡歸詩句里”等表達,將自然景色與詩詞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表達情感時,詩人使用了對比的手法。他將閑愁與酒杯聯系在一起,顯示出將煩憂拋諸背后的豪情和豁達。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官職的淡漠態度,不再關心位高權重,只希望被稱呼為“吳公”,這是一種自我寬慰和超脫世俗的表現,也體現了詩人對自己獨立人格的堅守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煩憂的拋卻和對自我獨立人格的追求。它展現了宋代詩人的一種精神風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還喜時和與歲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ū shì tóng yùn èr shǒu
和朱世同韻二首
yǐ guī lín xià de cóng róng, hái xǐ shí hé yǔ suì fēng.
已歸林下得從容,還喜時和與歲豐。
hǎo jǐng jǐn guī shī jù lǐ, xián chóu jù fù jiǔ bēi zhōng.
好景盡歸詩句里,閒愁俱付酒杯中。
là cán wéi yuàn chéng sān bái, chūn qù cóng jiào luò wàn hóng.
臘殘惟愿呈三白,春去從教落萬紅。
qīn jiù zì jīn xiū wèn wèi, zhǐ xū huàn wǒ zuò wú gōng.
親舊自今休問位,只須喚我作吳公。
“還喜時和與歲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