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化鶴云間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如化鶴云間去”全詩
人如化鶴云間去,橋似垂虹天際浮。
風月一川無限興,煙波萬頃不勝愁。
三賢高躅何難繼,猶抗塵容只自羞。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過吳江題臞庵》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吳江題臞庵》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吳江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同時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自身的深思。
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經歷歲月變遷,從壯年到白發蒼蒼的老年,再次來到吳江游玩。他將人比作化作云中仙鶴,橋比作橫亙天際的彩虹,形象生動地表達了離去與歸來之間的輕盈和飄逸感。
詩人稱述了吳江的美景,風月流轉,無限興盛,煙波浩渺,但在這美景之下,他卻無法擺脫內心的憂愁。這種對美景背后的物是人非之感覺,加深了詩詞的哀愁和憂傷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敬仰和自身的自省。他稱呼三賢,指的是孔子、孟子和老子,他們都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偶像。詩人覺得自己難以繼承這些偉大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對此感到無比自愧和羞愧。
這首詩詞以吳江為背景,通過對人生和自然景觀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美景背后的憂愁和自身的自省。整首詩意深遠,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人如化鶴云間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ú jiāng tí qú ān
過吳江題臞庵
zhuàng suì jīng xíng jīn bái tóu, wèi róng guī lǎo fù lái yóu.
壯歲經行今白頭,未容歸老復來游。
rén rú huà hè yún jiān qù, qiáo shì chuí hóng tiān jì fú.
人如化鶴云間去,橋似垂虹天際浮。
fēng yuè yī chuān wú xiàn xìng, yān bō wàn qǐng bù shèng chóu.
風月一川無限興,煙波萬頃不勝愁。
sān xián gāo zhú hé nán jì, yóu kàng chén róng zhǐ zì xiū.
三賢高躅何難繼,猶抗塵容只自羞。
“人如化鶴云間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