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燭散康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列燭散康莊”全詩
鳴騶分騎吏,列燭散康莊。
照灼華簪并,逶迤綺陌長。
腰金初辨色,噴玉自生光。
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是唐代權德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夙駕趨北闕,曉星啟東方。
鳴騶分騎吏,列燭散康莊。
照灼華簪并,逶迤綺陌長。
腰金初辨色,噴玉自生光。
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早晨,權德輿描寫了李侍郎早朝時的盛況和景象。李侍郎是度支的官職,度支是負責財政收支的機構,因此這首詩可以理解為對李侍郎早上去度支機關辦公的場景的描繪。
賞析:
整首詩以描寫李侍郎早朝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繪細節展現了朝廷的莊嚴和李侍郎的威儀。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夙駕趨北闕,曉星啟東方:
"夙駕"指李侍郎早上乘坐的車駕,"趨北闕"表示他急速前往皇宮北門的官闕。"曉星啟東方"意味著天空中的明星已經喚醒了東方的曙光,也象征著新的一天開始了。
鳴騶分騎吏,列燭散康莊:
"鳴騶"指的是馬車前的鳴鈴,"分騎吏"表示官員的隨從和護衛在分隊整理。"列燭散康莊"描繪了宮殿中燃著的燭光,莊嚴肅穆的氛圍。
照灼華簪并,逶迤綺陌長:
"照灼華簪并"描述了李侍郎頭上的華麗簪花在陽光下閃耀。"逶迤綺陌長"形容了通往宮殿的道路曲折而長遠,綺麗而美麗。
腰金初辨色,噴玉自生光:
"腰金"指佩戴在腰間的金飾,"初辨色"表示金飾的顏色逐漸顯現出來。"噴玉自生光"形容李侍郎身上的玉器自然散發出的光芒。
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獻替均三壤"表達了李侍郎對土地的祭祀和奉獻,期望國家安定。"貞明集百祥"表示李侍郎的品德高尚,聚集了百姓的吉祥和福祉。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能平庸的自嘲,稱贊李侍郎在武勇和文才方面的杰出表現。
總體上,這首詩通過描繪李侍郎早朝的場景展示了唐代朝廷的莊嚴和權力的象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李侍郎的威儀和朝廷的盛況,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能的自謙和對李侍郎的贊美。整首詩以華麗的辭章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唐代朝廷的盛況和官員的威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
“列燭散康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dù zhī lǐ shì láng zǎo cháo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sù jià qū běi quē, xiǎo xīng qǐ dōng fāng.
夙駕趨北闕,曉星啟東方。
míng zōu fēn qí lì, liè zhú sàn kāng zhuāng.
鳴騶分騎吏,列燭散康莊。
zhào zhuó huá zān bìng, wēi yí qǐ mò zhǎng.
照灼華簪并,逶迤綺陌長。
yāo jīn chū biàn sè, pēn yù zì shēng guāng.
腰金初辨色,噴玉自生光。
xiàn tì jūn sān rǎng, zhēn míng jí bǎi xiáng.
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xià cái dāo jiē wǔ, kōng cǐ kuì wén chāng.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列燭散康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