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煩濁變清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時煩濁變清涼”全詩
怪來坐上深無暑,疑是山間已有霜。
老去豈期身尚健,閒中且以酒為忙。
故人若也堅辭醉,忍負良宵月滿床。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十五夜與朝宗對月把酒朝宗屢懷歸因賦二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五夜與朝宗對月把酒朝宗屢懷歸因賦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月夜的場景,展示了自然景色的變幻以及人物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霧卷云收月迸光,
一時煩濁變清涼。
怪來坐上深無暑,
疑是山間已有霜。
老去豈期身尚健,
閒中且以酒為忙。
故人若也堅辭醉,
忍負良宵月滿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十五夜(中秋之夜)為背景,描繪了月夜的景象。作者通過描述霧氣散去、云彩消散,月光從中透出的場景,表達了煩悶和混濁的情緒被清涼的月光所化解的感受。詩中的"怪來坐上深無暑"表明即使在夏季,坐在月下也能感受到涼爽,仿佛已經有了初霜。這種景象不僅令人驚嘆,而且使人感到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年老的思考。他沒有預料到自己的身體仍然健壯,于是在閑暇時光里以飲酒來消磨時光。然而,他希望與他的朋友共享美好的夜晚,但卻擔心朋友也不愿陶醉其中,所以他選擇忍受孤寂,不負美好的夜晚和皎潔的月光。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人物情感,展示了時間的流轉、自然界的變化以及人生的感慨。作者通過對月夜的描繪,表達了對煩悶和混濁的排遣,以及對歲月流轉和個人命運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幽遠,意境深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時煩濁變清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wǔ yè yǔ cháo zōng duì yuè bǎ jiǔ cháo zōng lǚ huái guī yīn fù èr shǒu
十五夜與朝宗對月把酒朝宗屢懷歸因賦二首
wù juǎn yún shōu yuè bèng guāng, yī shí fán zhuó biàn qīng liáng.
霧卷云收月迸光,一時煩濁變清涼。
guài lái zuò shàng shēn wú shǔ, yí shì shān jiān yǐ yǒu shuāng.
怪來坐上深無暑,疑是山間已有霜。
lǎo qù qǐ qī shēn shàng jiàn, xián zhōng qiě yǐ jiǔ wèi máng.
老去豈期身尚健,閒中且以酒為忙。
gù rén ruò yě jiān cí zuì, rěn fù liáng xiāo yuè mǎn chuáng.
故人若也堅辭醉,忍負良宵月滿床。
“一時煩濁變清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