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聞遭橫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聞遭橫議”全詩
獨于同調人,獨未能忘情。
憶昔桂花發,君來訪柴荊。
把酒坐花下,歡然話平生。
今年秋更好,花還照眼明。
無由共清賞,幽恨已難平。
那聞遭橫議,意頗悔西征。
既不樂朝市,卻思巖石耕。
古來未遇者,寧免寸祿榮。
要當且隱忍,勉強就功名。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陶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韻寄江朝宗》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韻寄江朝宗》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陶赴假歸來的夜晚,我行至江陵途中,借此韻寄給江朝宗。
居住在閑適的歲月中,心已經深處冥寂。我獨自一人,與同調的人相伴,卻無法忘卻舊情。回憶起往昔桂花開放的時光,你來訪問著柴荊之地。我們把酒坐在花下,歡然暢談平生的經歷。今年的秋天更加美好,花兒仍然明亮地照耀著眼睛。可惜無法與你共同欣賞這美景,內心的幽怨已難以平息。聽聞你經歷了一系列的非議,我心中頗為后悔過去的西征。既然我不喜歡朝市的繁華,卻又思念耕種巖石之間的寧靜。在古往今來,那些未曾遇見過的人,寧愿遠離寸祿的光榮。要當下隱忍,只是苦心經營功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歲月流轉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在閑適的時光中,內心已經趨于寧靜,然而對于過去的情感卻無法忘懷。通過回憶與朋友共度的美好時光,作者喚起了對友誼和情誼的深深懷念。然而,現實的限制使得他們無法再次共同欣賞和分享美好的事物,內心的愧疚和不甘開始涌上心頭。
詩中還表達了對功名和社會榮譽的矛盾思考。作者聽聞朋友受到非議,對此感到后悔。他意識到自己并不適合在朝廷的繁華世界中追求功名,更加向往平靜的巖石間的耕種生活。他認為那些追逐功名的人,可能會受到許多非議和詆毀,而他寧愿遠離這種浮華,保持內心的寧靜和隱忍,努力追求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這首詩詞通過對歲月的沉思、對友情的懷念以及對社會榮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選擇和生活態度的思考和堅持,展示了他獨立思考和追求內心真實的品質。
“那聞遭橫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fù jiǎ hái jiāng líng yè xíng tú kǒu yùn jì jiāng cháo zōng
和陶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韻寄江朝宗
jū xián suì yuè jiǔ, wàn shì xīn yǐ míng.
居閑歲月久,萬事心已冥。
dú yú tóng diào rén, dú wèi néng wàng qíng.
獨于同調人,獨未能忘情。
yì xī guì huā fā, jūn lái fǎng chái jīng.
憶昔桂花發,君來訪柴荊。
bǎ jiǔ zuò huā xià, huān rán huà píng shēng.
把酒坐花下,歡然話平生。
jīn nián qiū gèng hǎo, huā hái zhào yǎn míng.
今年秋更好,花還照眼明。
wú yóu gòng qīng shǎng, yōu hèn yǐ nán píng.
無由共清賞,幽恨已難平。
nà wén zāo héng yì, yì pō huǐ xī zhēng.
那聞遭橫議,意頗悔西征。
jì bù lè cháo shì, què sī yán shí gēng.
既不樂朝市,卻思巖石耕。
gǔ lái wèi yù zhě, níng miǎn cùn lù róng.
古來未遇者,寧免寸祿榮。
yào dāng qiě yǐn rěn, miǎn qiǎng jiù gōng míng.
要當且隱忍,勉強就功名。
“那聞遭橫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