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書終日嘆徒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簿書終日嘆徒勞”全詩
抱道尚稽懷印綬,安貧還不厭衡茅。
草廬誰識真龍臥,阿閣行看彩鳳巢。
歸去不妨深閉戶,靜聽修竹晚風敲。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朱文卿見贈》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朱文卿見贈》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簿書終日嘆徒勞,
俄喜相看有故交。
抱道尚稽懷印綬,
安貧還不厭衡茅。
草廬誰識真龍臥,
阿閣行看彩鳳巢。
歸去不妨深閉戶,
靜聽修竹晚風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淡化,以及對于真正的友誼和寧靜生活的珍視。作者在書香滿溢的環境中,感慨自己長期以來的努力和追求似乎都是徒勞無功的,然而突然間與朱文卿相遇,讓他感到欣喜,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交情。吳芾抱著對道義的追求,仍然珍視著官印和銜尾的尊貴,但他更加安于貧窮,不厭倦過著簡樸的生活。他住在茅草搭建的小屋中,誰能理解他內心真正的抱負呢?他希望在行走于華麗阿閣之間,能夠看到彩鳳筑巢的壯麗景象。最后,他決定回歸自己的居所,深閉門戶,靜靜地聆聽修竹被晚風輕輕拂動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吳芾內心對于功名利祿和真摯友誼的態度。他對于繁瑣的官場生活感到無奈和悲嘆,但在朱文卿的出現中,他找到了一份真誠的友誼和支持,這讓他感到愉悅和滿足。詩中的"抱道尚稽懷印綬"表達了他對于道義的追求和對于官職身份的尊重,但他更加看重自己的內心追求和清貧的生活。通過草廬和阿閣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俗世浮華的厭倦和對于寧靜自在的向往。最后,他選擇回歸自己的住所,遠離喧囂,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我修養。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筆觸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于功名、友誼和寧靜生活的態度和追求。它通過對于現實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對于內心追求的珍視和對于真摯情感的重要性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和寧靜的向往。整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內傳達出了豐富的情感和思想,給予讀者以啟發和共鳴。
“簿書終日嘆徒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ū wén qīng jiàn zèng
和朱文卿見贈
bù shū zhōng rì tàn tú láo, é xǐ xiāng kàn yǒu gù jiāo.
簿書終日嘆徒勞,俄喜相看有故交。
bào dào shàng jī huái yìn shòu, ān pín hái bù yàn héng máo.
抱道尚稽懷印綬,安貧還不厭衡茅。
cǎo lú shuí shí zhēn lóng wò, ā gé xíng kàn cǎi fèng cháo.
草廬誰識真龍臥,阿閣行看彩鳳巢。
guī qù bù fáng shēn bì hù, jìng tīng xiū zhú wǎn fēng qiāo.
歸去不妨深閉戶,靜聽修竹晚風敲。
“簿書終日嘆徒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