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抱麟經三十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抱麟經三十年”全詩
休嗟當世知音少,自有遺書后代傳。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吳芾在宋代創作的,題為《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守護著麟經三十年,
闡發出褒貶之筆,編撰成書。
可惜當世知音稀少,
但仍有遺書傳給后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吳芾獨自心懷經書三十年之久,通過對春秋之義的闡發和褒貶之辭的運用,編纂成一部書籍。然而,他感嘆當世知音少有,只能將自己的心得留在遺書中傳給后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創作歷程。首句“獨抱麟經三十年”傳遞了作者孤獨守護經書的心態和對知識的執著追求。接著,通過“發揮褒貶勒成編”一句,表明了他在書中運用褒貶之辭,對春秋之義進行了闡發和整理。然而,作者感嘆“休嗟當世知音少”,表示他對于能夠理解自己心血和成果的知音的渴望,但卻很少能夠得到。最后一句“自有遺書后代傳”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即將自己的所思所得通過遺書傳給后代,讓他們繼承和傳承。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表達,抒發了作者對于知音難尋的感慨和對于知識傳承的希望。它既展示了作者對于經書的珍視和闡發,也反映了他對于學識傳承的責任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深邃的內涵和思想感人的情感,展現了作者的學識情懷和文化自覺。
“獨抱麟經三十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ò cāng chén yǔ sǒu xié suǒ zhuàn chūn qiū yì lì jiàn guò shū yú juǎn hòu
括蒼陳與叟攜所撰春秋義例見過書于卷后
dú bào lín jīng sān shí nián, fā huī bāo biǎn lēi chéng biān.
獨抱麟經三十年,發揮褒貶勒成編。
xiū jiē dāng shì zhī yīn shǎo, zì yǒu yí shū hòu dài chuán.
休嗟當世知音少,自有遺書后代傳。
“獨抱麟經三十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