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脫得長城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脫得長城苦”全詩
但熙熙朝暮。
上帝錫長生,任跳丸烏兔。
種桃千萬已成陰,望家鄉、杳然何處。
從此與凡人,隔云霄煙雨。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太清舞》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清舞》是宋代詩人史浩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太清舞》中文譯文:
當時脫得長城苦。
但熙熙朝暮。
上帝錫長生,任跳丸烏兔。
種桃千萬已成陰,望家鄉、杳然何處。
從此與凡人,隔云霄煙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遙遠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作者脫離了長城這個苦楚的象征,進入了繁華的世界。他感嘆上天賜予了他長生不老之命運,使他自由自在地在世間跳躍,如同烏兔般自由自在。
然而,他也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種植的桃樹已經成為陰影,家鄉的渴望變得遙遠而不可及。他注視著家鄉,但卻無法找到它的存在。從此以后,他與普通人隔絕開來,隔離在云霄之上,與塵世的煙雨相隔離。
這首詩詞通過對長城、長生和家鄉的象征性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遙遠故鄉的懷念之情。它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轉變和離散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經歷的描繪,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和思想,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無常與遺憾。
“當時脫得長城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qīng wǔ
太清舞
dāng shí tuō dé cháng chéng kǔ.
當時脫得長城苦。
dàn xī xī zhāo mù.
但熙熙朝暮。
shàng dì xī cháng shēng, rèn tiào wán wū tù.
上帝錫長生,任跳丸烏兔。
zhǒng táo qiān wàn yǐ chéng yīn, wàng jiā xiāng yǎo rán hé chǔ.
種桃千萬已成陰,望家鄉、杳然何處。
cóng cǐ yǔ fán rén, gé yún xiāo yān yǔ.
從此與凡人,隔云霄煙雨。
“當時脫得長城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