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蕭角欲就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徑蕭角欲就荒”全詩
紛紜勿用論榮辱。
出處真須自馳張。
憶昔少年親翰墨,與公長日付杯觴。
如今事事俱無用,學道徒能笑子房。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用方叔韻寄蘗庵老人》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方叔韻寄蘗庵老人》是宋代詩人仲并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境遇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條小徑在蕭瑟的角落,渴望邁向荒涼之地,
已經將自己的身世和過往都忘卻。
紛紛擾擾的世事并不值得評論榮辱。
真正的出處需要自己去追求。
回憶起年輕時與長者共飲的情景,
一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如今,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只知道學習道義卻像笑話子房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個人經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描述荒涼的小徑和自己的遺忘,表達了對塵世紛紛擾擾的事物的漠視。他認為人們過于注重名利和榮辱,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出處和意義。詩人回憶起年輕時與長者共度的美好時光,對當下的虛無和迷惘感到失望。他認為學習道義雖然重要,但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顯得乏味和無用。
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冷漠和對追求真正意義的渴望。通過對荒涼景象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詩人呈現出一種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心境。這首詩詞在宋代文人的寫作中具有獨特的意境和思想內涵,值得我們深入品味。
“三徑蕭角欲就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fāng shū yùn jì niè ān lǎo rén
用方叔韻寄蘗庵老人
sān jìng xiāo jiǎo yù jiù huāng, yǐ jiāng shēn shì liǎng jiān wàng.
三徑蕭角欲就荒,已將身世兩兼忘。
fēn yún wù yòng lùn róng rǔ.
紛紜勿用論榮辱。
chū chù zhēn xū zì chí zhāng.
出處真須自馳張。
yì xī shào nián qīn hàn mò, yǔ gōng cháng rì fù bēi shāng.
憶昔少年親翰墨,與公長日付杯觴。
rú jīn shì shì jù wú yòng, xué dào tú néng xiào zǐ fáng.
如今事事俱無用,學道徒能笑子房。
“三徑蕭角欲就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