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但感時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但感時節”全詩
披衣初夢回,卷書卷清曉。
隱幾欲無寐,百念自憂悄。
簞瓢舊獨樂,樂意今亦少。
豈但感時節,政欲避煩擾。
我非斯人徒,區區務自了。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早起偶成》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起偶成》是宋代仲并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光透過天邊的末端,微風吹動著林中的樹梢。剛剛穿上衣服,便回憶起剛剛做過的夢境,展開書卷,讀起清晨的文字。坐在桌前,本欲不再入眠,但思緒卻不由自主地憂慮起來。曾經喜歡的簡樸生活方式,現在也感到乏味。這并不僅僅是因為感受到了時節的變遷,更是因為希望避免煩擾的心情。我并不是為了追求名利而過活,只是為了自己的安樂而努力。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清晨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思緒,表達了對繁瑣世事的厭倦和對簡樸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覺得清晨的晨光和微風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但他也感受到內心的憂慮和煩擾。詩中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擾的厭倦,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身內心安寧的追求。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色和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自己內心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寧靜和自由的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整首詩詞既有對世俗的厭倦和逃避,又有對內心追求的堅持和自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豈但感時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ǐ ǒu chéng
早起偶成
chén guāng qǐ tiān mò, wēi fēng dòng lín miǎo.
晨光起天末,微風動林杪。
pī yī chū mèng huí, juǎn shū juàn qīng xiǎo.
披衣初夢回,卷書卷清曉。
yǐn jī yù wú mèi, bǎi niàn zì yōu qiāo.
隱幾欲無寐,百念自憂悄。
dān piáo jiù dú lè, lè yì jīn yì shǎo.
簞瓢舊獨樂,樂意今亦少。
qǐ dàn gǎn shí jié, zhèng yù bì fán rǎo.
豈但感時節,政欲避煩擾。
wǒ fēi sī rén tú, qū qū wù zì le.
我非斯人徒,區區務自了。
“豈但感時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