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誦黃庭調綠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口誦黃庭調綠綺”全詩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欣然過我同一笑,舊曲重聞如再少,咸韶本自鳳凰鳴,箏笛任夸蚯蚓竅。
孺子孺子年更癡,十三在勝陶家兒。
阿端不識六與七,隨分牽衣覓梨栗。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徐童子彈琴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欽佩和自己學習的決心。
徐童子髧發如丫角垂至兩耳,口中吟誦黃庭調綠綺。這里描繪了徐童子的形象,他專注地彈奏著琴,頭發垂至耳際,口中吟唱著黃庭調綠綺的曲子。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這兩句表達了徐童子的琴藝高超,以至于來訪的貴客們都不舍得離去,他們懷疑徐童子是前世的徐孺子轉世。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這兩句揭示了作者自己彈奏琴的情況,他的琴已經掛在墻上很久沒有彈奏了,而現在聽到了徐童子的琴聲,仿佛聽到了來自蜀地的美妙琴音。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指導和啟發的渴望,同時也意味著藝術創作的艱難。作者希望能夠得到古人的指點,但他也深知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并不容易。
欣然過我同一笑,舊曲重聞如再少。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徐童子琴藝的贊賞,他欣喜地與徐童子交流,并感嘆過去的美妙音樂再次得以聆聽,盡管機會并不多。
咸韶本自鳳凰鳴,箏笛任夸蚯蚓竅。這兩句描繪了古代音樂的魅力和奇妙之處。咸韶是古代的一種樂曲,其美妙動人之處如同鳳凰的鳴叫。而箏和笛子的技藝,即使是細微的變化也能夠得到贊美。
孺子孺子年更癡,十三在勝陶家兒。阿端不識六與七,隨分牽衣覓梨栗。這兩句描述了徐童子、李石以及其他年輕人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他們年幼時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孜孜不倦地學習琴藝。阿端則是指李石的朋友,他對音樂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但他也希望能夠和徐童子一樣,通過學習音樂來追求自己的興趣。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示了徐童子彈琴的聰慧與藝術才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欽佩和自己學習的決心。詩詞中融入了對古代音樂的贊美和對年輕人追求藝術的《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徐童子彈琴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欽佩和自己學習的決心。
徐童子髧發如丫角垂至兩耳,口中吟誦黃庭調綠綺。這里描繪了徐童子的形象,他專注地彈奏著琴,頭發垂至耳際,口中吟唱著黃庭調綠綺的曲子。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這兩句表達了徐童子的琴藝高超,以至于來訪的貴客們都不舍得離去,他們懷疑徐童子是前世的徐孺子轉世。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這兩句揭示了作者自己彈奏琴的情況,他的琴已經掛在墻上很久沒有彈奏了,而現在聽到了徐童子的琴聲,仿佛聽到了來自蜀地的美妙琴音。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指導和啟發的渴望,同時也意味著藝術創作的艱難。作者希望能夠得到古人的指點,但他也深知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并不容易。
欣然過我同一笑,舊曲重聞如再少。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徐童子琴藝的贊賞,他欣喜地與徐童子交流,并感嘆過去的美妙音樂再次得以聆聽,盡管機會并不多。
咸韶本自鳳凰鳴,箏笛任夸蚯蚓竅。這兩句描繪了古代音樂的魅力和奇妙之處。咸韶是古代的一種樂曲,其美妙動人之處如同鳳凰的鳴叫。而箏和笛子的技藝,即使是細微的變化也能夠得到贊美。
孺子孺子年更癡,十三在勝陶家兒。阿端不識六與七,隨分牽衣覓梨栗。這兩句描述了徐童子、李石以及其他年輕人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他們年幼時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孜孜不倦地學習琴藝。阿端則是指李石的朋友,他對音樂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但他也希望能夠和徐童子一樣,通過學習音樂來追求自己的興趣。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示了徐童子彈琴的聰慧與藝術才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欽佩和自己學習的決心。詩詞中融入了對古代音樂的贊美和對年輕人追求藝術的
“口誦黃庭調綠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 tóng zǐ tán qín jí cōng huì shī miǎn qí xué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
dàn rú yā jiǎo chuí liǎng ěr, kǒu sòng huáng tíng diào lǜ qǐ.
髧如丫角垂兩耳,口誦黃庭調綠綺。
zhū gōng fú tà nǎi kěn liú, yí shì qián shí xú rú zǐ.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wǒ qín guà bì jiǔ bù dàn, zhè shēng fēn zuò shǔ shēng kàn.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dàn dé gǔ rén zhǐ xià qù, zhuǎn jué liáng gōng xīn shì nán.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xīn rán guò wǒ tóng yī xiào, jiù qū zhòng wén rú zài shǎo,
欣然過我同一笑,舊曲重聞如再少,
xián sháo běn zì fèng huáng míng, zhēng dí rèn kuā qiū yǐn qiào.
咸韶本自鳳凰鳴,箏笛任夸蚯蚓竅。
rú zǐ rú zǐ nián gèng chī, shí sān zài shèng táo jiā ér.
孺子孺子年更癡,十三在勝陶家兒。
ā duān bù shí liù yǔ qī, suí fēn qiān yī mì lí lì.
阿端不識六與七,隨分牽衣覓梨栗。
“口誦黃庭調綠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