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向菊花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滴向菊花叢”全詩
登高遲曲糵,避濕到芎藭。
田舍飄零后,江湖震蕩中。
忍將憂國淚,滴向菊花叢。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九日類試院雨中制司送酒關子二首》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類試院雨中制司送酒關子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在雨中送別九日類試院的場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學省三年別,文闈九日同。
登高遲曲糵,避濕到芎藭。
田舍飄零后,江湖震蕩中。
忍將憂國淚,滴向菊花叢。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在雨中送別九日類試院的情景。詩人離開學省已經有三年,此時與其他考生共同參加文闈九日考試。他們在雨中登高時路途曲折,為避雨而來到芎藭之下。回想起田舍的飄零和江湖的動蕩,詩人心中充滿了憂國憂民之情,忍不住淚水滴落在菊花叢中。
賞析:
這首詩以雨中送別九日類試院為主題,通過描繪雨天的情景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增加了詩的層次和感染力。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登高途中的曲折和避雨到芎藭之下的情景,將雨天的阻礙和困難與詩人的心情相結合。曲折的路途和避雨的行為暗示了考試之路的艱辛和坎坷,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九日類試院的重視和希望。這種對比使得詩中的情感更加真切。
其次,詩人通過回憶田舍的飄零和江湖的震蕩,表達了對國家動蕩和人民苦難的關切。田舍飄零和江湖震蕩是社會動蕩時期的典型特征,詩人通過這些景象來表達自己對國家疾苦的思考和憂慮。最后,詩人將憂國之淚與菊花叢相對應,把個人的憂國之情與自然界的美景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畫面。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雨中送別九日類試院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使得詩意更加豐富和深入人心。這首詩既是對時代的呼喊,也是對人民的慰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滴向菊花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lèi shì yuàn yǔ zhōng zhì sī sòng jiǔ guān zǐ èr shǒu
九日類試院雨中制司送酒關子二首
xué shěng sān nián bié, wén wéi jiǔ rì tóng.
學省三年別,文闈九日同。
dēng gāo chí qū niè, bì shī dào qiōng qióng.
登高遲曲糵,避濕到芎藭。
tián shè piāo líng hòu, jiāng hú zhèn dàng zhōng.
田舍飄零后,江湖震蕩中。
rěn jiāng yōu guó lèi, dī xiàng jú huā cóng.
忍將憂國淚,滴向菊花叢。
“滴向菊花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