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記曾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筆記曾經”全詩
鳥將云共遠,天與樹俱青。
水色清堪掇,風聲靜可聽。
壁間余地在,落筆記曾經。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暮春雜詠八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雜詠八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和感慨。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曲徑、支流、小亭、鳥、云、天、樹、水、風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一個安靜、寧謐的暮春景色。作者觀察到曲徑蜿蜒穿過深樾,支流在旁邊形成一個小亭,遠處的鳥兒與云彩一同飛翔,天空與樹木都呈現出青翠的色彩。水的顏色清澈明亮,可以輕易捧起;風聲靜謐,可以清晰地聽聞。墻壁上還有一片空地,可以用來記錄過去的墨跡。整首詩以景物的描寫為主,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感悟。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春日景色。詩中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如曲徑、支流、小亭、鳥、云、天、樹、水、風等,以其細膩的描繪和精確的把握,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機和寧靜的畫面。
首先,詩中的曲徑穿過深樾,展示了自然的曲折和變化,給人以迷幻的感覺。支流旁邊的小亭則增添了一絲清幽和田園的氛圍,使整個景色更加寧靜而優雅。
其次,鳥兒與云彩一同飛翔,天空與樹木青翠欲滴,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這些景物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無窮的生命力,給人以寧靜和放松的感覺。
水色清澈明亮,可以輕易捧起,風聲靜謐,可以清晰地聽聞。這些描寫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純凈,給人以清新和舒適的感覺。
最后,墻壁上的空地給人一種留白的感覺,讓人有想象和回憶的空間。這片空地可以用來記錄過去的墨跡,體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沉淀。
整首詩通過對春日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感悟。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表達,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曾協在詩歌創作中的才華和對自然的深厚感悟。
“落筆記曾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zá yǒng bā shǒu
暮春雜詠八首
qū jìng chuān shēn yuè, zhī liú páng xiǎo tíng.
曲徑穿深樾,支流旁小亭。
niǎo jiāng yún gòng yuǎn, tiān yǔ shù jù qīng.
鳥將云共遠,天與樹俱青。
shuǐ sè qīng kān duō, fēng shēng jìng kě tīng.
水色清堪掇,風聲靜可聽。
bì jiān yú dì zài, luò bǐ jì céng jīng.
壁間余地在,落筆記曾經。
“落筆記曾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