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診襲綠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診襲綠綺”全詩
朱弦不改調,撫弄無好音。
文診襲綠綺,明徽鈿黃金。
君恩一朝異,對此千恨深。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擬古六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窗射明月,寂寞閑素琴。
在幽靜的窗前,明亮的月光照射下來,寂寞地擺放著一把素色的古琴。
朱弦不改調,撫弄無好音。
紅色的琴弦沒有調整,撫弄琴弦也無法奏出美妙的音樂。
文診襲綠綺,明徽鈿黃金。
琴身上鑲嵌著綠色的絲織品,琴面上有明亮的琴徽和黃金飾物。
君恩一朝異,對此千恨深。
君主的恩寵突然改變,對此我心中千萬倍的痛苦和悔恨。
詩詞通過描繪一幅寂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失落。幽窗和明月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境遇。寂寞閑素琴的形象,暗示了詩人音樂才情的荒廢和無奈。文診、明徽和鈿黃金等描寫琴的細節,展示了詩人對于琴的珍愛和琴藝的追求。最后,詩人以君主的變心為起點,抒發了對于君恩消失的痛苦和深深的懊悔之情。
這首詩詞憑借其簡潔樸實的表達方式,通過景物描寫和感情抒發,傳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同時,通過琴的形象和君主的變心,表達了人世間變幻無常的現實和詩人對命運的無奈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使讀者在讀完之后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引發共鳴。
“文診襲綠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liù shǒu
擬古六首
yōu chuāng shè míng yuè, jì mò xián sù qín.
幽窗射明月,寂寞閑素琴。
zhū xián bù gǎi diào, fǔ nòng wú hǎo yīn.
朱弦不改調,撫弄無好音。
wén zhěn xí lǜ qǐ, míng huī diàn huáng jīn.
文診襲綠綺,明徽鈿黃金。
jūn ēn yī zhāo yì, duì cǐ qiān hèn shēn.
君恩一朝異,對此千恨深。
“文診襲綠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