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麾泉石欲旴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麾泉石欲旴衡”全詩
領略風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旴衡。
屢傳黼扆方圖舊,應有鋒車便趣行。
莫向苕溪戀行樂,葵心元向太陽傾。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喜晴》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晴》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慶的晴朗天空,使我高興起來,感受到了新的清新氣息。雖然還未親臨湖山,但詩句已經描繪得清晰逼真。我領略到初次目睹風景的美感,指點泉水和石頭,仿佛要稱量它們的輕重。
過去的傳聞中,黼扆(古代帝王的服飾)早已成為過去,現在應該是鋒車(指馬車)和便趣(指輕便愉快)行進的時候了。不要停留在苕溪(指淺水河流)陶醉于行樂之中,葵花的心向著太陽傾斜。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晴朗的天空和新鮮的氣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詩人雖未親自游覽湖山,但通過文字已經將其描繪得栩栩如生。他欣賞自然景觀的美麗,細致地觀察泉水和石頭,并用指點的方式來表達他對自然界的敬仰之情。詩人還提到過去的黼扆已經過時,現在是時候迎接新的時代和快樂的行進方式。他告誡自己不要停滯不前,不要陶醉于過去的美好回憶中,而是要向著新的目標和太陽的方向前進。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美好的自然景觀和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同時表達了對時代變遷的理解和對積極向前的呼喚。整首詩詞意境明朗,意味深長,給人以愉悅和啟迪。
“指麾泉石欲旴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íng
喜晴
shī wēng gāo xìng dòng xīn qíng, wèi tà hú shān jù yǐ qīng.
詩翁高興動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
lǐng lüè fēng guāng chū rù yǎn, zhǐ huī quán shí yù xū héng.
領略風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旴衡。
lǚ chuán fǔ yǐ fāng tú jiù, yīng yǒu fēng chē biàn qù xíng.
屢傳黼扆方圖舊,應有鋒車便趣行。
mò xiàng tiáo xī liàn xíng lè, kuí xīn yuán xiàng tài yáng qīng.
莫向苕溪戀行樂,葵心元向太陽傾。
“指麾泉石欲旴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