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泠泠俱可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兀兀泠泠俱可樂”全詩
兀兀泠泠俱可樂,醒來還醉醉還醒。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醒心亭》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醒心亭》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醉酒后醒來的情景,充滿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主人誰與解春酲,
百斛香醪一小亭。
兀兀泠泠俱可樂,
醒來還醉醉還醒。
詩意和賞析:
《醒心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首句中的"主人誰與解春酲"表明主人與誰共享這春天的美酒。"解春酲"指的是品嘗春天的美酒,這里可以理解為享受生活的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百斛香醪一小亭,兀兀泠泠俱可樂"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百斛香醪"代表了豐盛的美酒,"一小亭"則是一個小亭子。詩人將豐盛的美酒與小巧的亭子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兀兀泠泠"形容了酒的香氣和清涼的感覺,使人感到愉悅和陶醉。
最后兩句"醒來還醉醉還醒"表達了一種特殊的狀態。詩人在酒醉的時候醒來,既有清醒的感覺,又帶著醉意,這種狀態給人一種奇妙而深刻的體驗。它暗示了人生的矛盾和變化,人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時而清醒,時而恍惚,時而陶醉。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人在酒醉與清醒之間的境界,通過描繪酒香、小亭和人的狀態,表達了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和感悟。這種短小精悍的詩意,給人以啟發和思考,使人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變化。
“兀兀泠泠俱可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ng xīn tíng
醒心亭
zhǔ rén shuí yǔ jiě chūn chéng, bǎi hú xiāng láo yī xiǎo tíng.
主人誰與解春酲,百斛香醪一小亭。
wù wù líng líng jù kě lè, xǐng lái huán zuì zuì hái xǐng.
兀兀泠泠俱可樂,醒來還醉醉還醒。
“兀兀泠泠俱可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