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擬秋來看積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準擬秋來看積雪”全詩
準擬秋來看積雪,更和風雨醉時聽。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荻華渚》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荻華渚》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搖搖小渚荻初成,
遠意渾疑接洞庭。
準擬秋來看積雪,
更和風雨醉時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小渚上荻花初開的景象。詩人望著遠處,感覺仿佛湖水與天空融為一體,難以分辨真實的景象。他計劃等到秋天來臨時再去欣賞積雪的美景,但此時卻沉醉于風雨的聲音之中。
賞析:
《荻華渚》展現了曾協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悟。詩中的小渚搖曳著初開的荻花,給人以柔和的觸感。遠處的景色似乎與洞庭湖連為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真實與虛幻。這種虛實交融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一種超越現實的美感。
詩人提到秋天的積雪,表示他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期待。他并沒有急于去欣賞,而是想準備好自己,等待適合的時機。這種從時間的角度出發的思考,表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深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他不僅享受風雨的聲音,而且與之相融,仿佛沉醉其中。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得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體驗到一種獨特的美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狀態,展現了曾協對大自然變化、美感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象,詩詞傳遞出一種寧靜、超越現實的美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準擬秋來看積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í huá zhǔ
荻華渚
yáo yáo xiǎo zhǔ dí chū chéng, yuǎn yì hún yí jiē dòng tíng.
搖搖小渚荻初成,遠意渾疑接洞庭。
zhǔn nǐ qiū lái kàn jī xuě, gèng hé fēng yǔ zuì shí tīng.
準擬秋來看積雪,更和風雨醉時聽。
“準擬秋來看積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