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須香裹同扶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須香裹同扶杖”全詩
輕棹幽探煩結約,繁花亂點要晴明。
直須香裹同扶杖,莫問尊前幾舉觥。
誰向詩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傾。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正卿借韻招同社候雨霽訪梅次韻》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卿借韻招同社候雨霽訪梅次韻》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正卿借韻招同社候雨霽訪梅次韻,
常常擬寫到參橫,看梅,
最喜歡微霜落在太清的花上。
輕輕劃動小船,幽靜地探尋,
煩惱的約束逐漸消散,
繁花亂點,期待著晴朗的天空。
將花香裹在同伴的扶杖上,
不必問在尊貴之前舉起酒杯的次數。
誰是最早在詩壇上傾倒的人,
定會知道一座詩壇因他而崇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對詩壇的期待。詩人常常用筆寫梅花,特別是喜歡寫微霜灑在梅花上的景象。這里的“微霜”象征著冬天的嚴寒,但它卻能給梅花帶來一種清新、純粹的美感。詩人通過描繪梅花和微霜的結合,表達了對純潔美麗的追求。
詩中提到了乘船游覽的情景,船在寧靜的水面上輕輕劃動,探尋著幽靜的景致。這種靜謐的環境使得詩人內心的煩惱逐漸消散,展現了自然景色對情緒的舒緩和治愈作用。
詩人還提及了將花香裹在同伴的扶杖上,這是一種象征性的行為,暗示著詩人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傳遞美好的情感和價值觀,影響他人。詩人強調了不必問在尊貴之前舉起酒杯的次數,這是在表達對詩歌本身的追求,而非追求名利的功利心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詩壇的期望和自信。他認為,最早在詩壇上引起轟動的人必定知道整個詩壇因他而傾倒。這是對自己才華和創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和自豪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梅花為載體,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詩人對詩歌的熱愛,表達了對純潔、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自己創作才華的自信和對詩壇的期望。
“直須香裹同扶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qīng jiè yùn zhāo tóng shè hòu yǔ jì fǎng méi cì yùn
正卿借韻招同社候雨霽訪梅次韻
kàn méi cháng nǐ dào cān héng, zuì ài wēi shuāng duò tài qīng.
看梅常擬到參橫,最愛微霜墮太清。
qīng zhào yōu tàn fán jié yuē, fán huā luàn diǎn yào qíng míng.
輕棹幽探煩結約,繁花亂點要晴明。
zhí xū xiāng guǒ tóng fú zhàng, mò wèn zūn qián jǐ jǔ gōng.
直須香裹同扶杖,莫問尊前幾舉觥。
shuí xiàng shī méng zuì xiān shà, dìng zhī yī zuò zì gōng qīng.
誰向詩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傾。
“直須香裹同扶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