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夢覺疑非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夢覺疑非夢”全詩
明朝東望欲寄聲,我在紫巖師錦水。
空山行役偶相逢,物色看來與夢同。
當時夢覺疑非夢,今日翻疑是夢中。
分類:
《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是宋代李流謙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得初冬忘甲子,
夜夢與師游破寺。
明朝東望欲寄聲,
我在紫巖師錦水。
空山行役偶相逢,
物色看來與夢同。
當時夢覺疑非夢,
今日翻疑是夢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李流謙回憶起他在初冬時忘卻了整整一年的經歷,他在夢中與一位老師一同游覽一座破舊的寺廟。第二天早晨,當他望向東方,準備將夢中的景象寄托于聲音之時,他發現自己站在了紫巖山上,腳踩著師錦水。在這片空山之中,他偶然與一位行軍的同僚相遇,兩人相互觀察,發現彼此的面容與夢中的景象相似。在當時,他懷疑夢境并非真實,而在今天,他卻開始懷疑這個現實世界是否只是夢中的一部分。
賞析:
這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夢境和現實之間的模糊感知和辨別的思考。詩人將自己在夢中與老師游覽破舊寺廟的情景與現實中的相遇相連,通過相似的面容和景象,使詩人對夢境與現實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這種懷疑在詩的結尾更加強烈,詩人開始懷疑這個現實世界是否只是夢中的一部分。整首詩情感微妙,給人以深思和迷惘的感覺,引發讀者對夢境和現實的思考和探索。
此詩以李流謙特有的抒情風格,將夢境與現實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展現了對時間、空間和人生真實性的思考。通過對夢境和現實的對比和相似,詩人傳達了人們對于現實和夢境之間辨別的困惑。詩歌中的意象和描寫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同時也引發了哲學上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李流謙獨特的詩人才華,使讀者對夢境和現實之間的辯證關系產生了深層次的思考。
“當時夢覺疑非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i wū yǔ zhèng lǎo xiāng zhí gài shí yuè chū jiàn zhī mèng zhào yún
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
yì dé chū dōng wàng jiǎ zǐ, yè mèng yǔ shī yóu pò sì.
憶得初冬忘甲子,夜夢與師游破寺。
míng cháo dōng wàng yù jì shēng, wǒ zài zǐ yán shī jǐn shuǐ.
明朝東望欲寄聲,我在紫巖師錦水。
kōng shān xíng yì ǒu xiāng féng, wù sè kàn lái yǔ mèng tóng.
空山行役偶相逢,物色看來與夢同。
dāng shí mèng jué yí fēi mèng, jīn rì fān yí shì mèng zhōng.
當時夢覺疑非夢,今日翻疑是夢中。
“當時夢覺疑非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