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白鶴同歸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年白鶴同歸否”全詩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決非章句儒。
豺豹俗前終落爪,參辰無地可彎弧。
他年白鶴同歸否,猶有髯龍老未枯。
分類:
《挽郭敦復》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郭敦復》是宋代李流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郭敦復
太少城中斂板初,
識公鸞鵠自清癯。
持心要是忠厚者,
遇事決非章句儒。
豺豹俗前終落爪,
參辰無地可彎弧。
他年白鶴同歸否,
猶有髯龍老未枯。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郭敦復的悼念和贊頌。詩人通過描繪太少城的景象,抒發了對敦復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的"斂板初"意指剛剛下葬,墓碑尚未完全凝固,表示逝者剛剛離去的悲痛之情。"公鸞鵠"指代敦復,他的品德高尚、清瘦。詩人認為敦復心地忠厚,處理事務不拘泥于文字和禮節,不像一些學究之人那樣拘泥于形式。
詩中提到的"豺豹"和"參辰"是指那些心懷不軌、行為奸詐的人。詩人認為這些人終將失敗,無法曲解事實和扭曲真相。而真正忠厚的人則能堅守正道,不受誘惑。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敦復的美好愿景。"白鶴同歸"表示希望敦復在來世能與仙鶴一起返回天堂,寓意著他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永存。"髯龍老未枯"則暗示敦復的聲望和影響力將長久傳世,即使他已經年邁,但他的精神不會凋零。
整首詩詞通過對敦復的贊美,強調了忠誠、正直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它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敦復的哀思和對他永恒記憶的敬意,同時也呼吁人們追求高尚的品德與價值觀。
“他年白鶴同歸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uō dūn fù
挽郭敦復
tài shǎo chéng zhōng liǎn bǎn chū, shí gōng luán gǔ zì qīng qú.
太少城中斂板初,識公鸞鵠自清癯。
chí xīn yào shì zhōng hòu zhě, yù shì jué fēi zhāng jù rú.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決非章句儒。
chái bào sú qián zhōng luò zhǎo, cān chén wú dì kě wān hú.
豺豹俗前終落爪,參辰無地可彎弧。
tā nián bái hè tóng guī fǒu, yóu yǒu rán lóng lǎo wèi kū.
他年白鶴同歸否,猶有髯龍老未枯。
“他年白鶴同歸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