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檠挑焰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檠挑焰澀”全詩
古檠挑焰澀,疎屋透霜濃。
吾道元迂闊,中年雅倦慵。
誰令背猿鶴,自酌不須攻。
分類:
《宿離相院》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離相院》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流謙。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離相院過夜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客到蒼苔寺,
僧鳴暝色鐘。
古檠挑焰澀,
疎屋透霜濃。
吾道元迂闊,
中年雅倦慵。
誰令背猿鶴,
自酌不須攻。
詩意:
詩人到達蒼苔寺,聽到僧侶敲響黃昏時分的鐘聲。古老的燈檠懸掛著閃爍的火焰,顯得有些嗆人。稀疏的房屋透露出濃厚的霜氣。作者感嘆自己的道路曲折而寬廣,中年時期對雅致感到厭倦和懶散。他不明白為什么要負重背負猿猴和鶴的形象,他自己靜靜地享受酒宴就好,無需奢求更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夜晚場景,并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所描述的蒼苔寺、黃昏鐘聲、古檠火焰和屋內的霜氣,以及作者對自身處境和人生經歷的思索,都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意境。
首先,詩人運用寺廟的景象和僧侶敲鐘的聲音,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這種安靜的氛圍使人心生敬畏之情,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其次,詩中的細節描寫極其精細,幾個簡潔而有力的詞語勾勒出景物的形象。古檠挑焰的形容詞"澀"表現出火焰的閃爍和灼熱,透霜濃則展現出房屋的清寒和凄涼。這些細節描寫不僅讓讀者感知到環境的變化,也反映了作者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他認為自己的道路曲折而寬廣,中年時期對雅致感到厭倦和懶散。這種感受可能是對過去追求的一種反思和對未來追求的猶豫。最后兩句"誰令背猿鶴,自酌不須攻"表達了作者對生活態度的思考。他不明白為什么要背負猿猴和鶴的形象,他認為自己只需靜靜地享受酒宴,無需刻意追求功名利祿,這也體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富有深意的夜晚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詩人展示了他對人生追求和生活態度的思索,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超脫塵世、靜謐的感受。
“古檠挑焰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lí xiāng yuàn
宿離相院
kè dào cāng tái sì, sēng míng míng shǎi zhōng.
客到蒼苔寺,僧鳴暝色鐘。
gǔ qíng tiāo yàn sè, shū wū tòu shuāng nóng.
古檠挑焰澀,疎屋透霜濃。
wú dào yuán yū kuò, zhōng nián yǎ juàn yōng.
吾道元迂闊,中年雅倦慵。
shuí lìng bèi yuán hè, zì zhuó bù xū gōng.
誰令背猿鶴,自酌不須攻。
“古檠挑焰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