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蓑破笠三四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蓑破笠三四子”全詩
牛饑吃草渴飲水,牧兒仰臥不搖箠。
人牛意閒俱不知,笑我駐車獨移時。
薄暮騎牛卻歸去,晚煙遙見隔林炊。
分類:
《萬安道上逢牧者》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萬安道上逢牧者》是宋代詩人李流謙的作品。這首詩以平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牧場的場景。詩中的牧場有暖陽灑下,草地上有幾只饑餓的牛,幾個牧童穿著破爛的蓑衣和斗笠。牛在吃草解渴,而牧童則悠閑地躺在地上,不用牛皮鞭子驅趕。詩人觀察到人和牛都無憂無慮,而自己卻是孤獨地停留在這個場景中。傍晚時分,詩人騎著牛離開,遠處的炊煙隱約可見,標志著家園的歸程。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質樸的描寫,展現了自然和人情之間的和諧。牧場的景象和牧童的悠閑狀態,給人以寧靜、宜人的感覺。詩人以自己的孤獨和牧童的無憂相對照,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展示了牧場生活的平凡之美,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于自由、寧靜和安逸的向往。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平實自然的描寫風格,通過簡單的畫面展現了生活的美好。詩人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自由和寧靜的渴望,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自然與人情之間關系的思考。詩人通過牛和牧童的形象,展示了一種平和而自在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整首詩以其平和、質樸的氛圍,傳遞了一種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引導人們在喧囂紛擾的現實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短蓑破笠三四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 ān dào shàng féng mù zhě
萬安道上逢牧者
nuǎn rì píng gǎng niú shù wěi, duǎn suō pò lì sān sì zǐ.
暖日平崗牛數尾,短蓑破笠三四子。
niú jī chī cǎo kě yǐn shuǐ, mù ér yǎng wò bù yáo chuí.
牛饑吃草渴飲水,牧兒仰臥不搖箠。
rén niú yì xián jù bù zhī, xiào wǒ zhù chē dú yí shí.
人牛意閒俱不知,笑我駐車獨移時。
bó mù qí niú què guī qù, wǎn yān yáo jiàn gé lín chuī.
薄暮騎牛卻歸去,晚煙遙見隔林炊。
“短蓑破笠三四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