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德圖書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淑德圖書在”全詩
秋原森羽衛,夜壑掩容輝。
睿藻悲難盡,公宮望不歸。
笳簫向煙霧,疑是彩鸞飛。
舊館閉平陽,容車啟壽堂。
霜凝蕣英落,風度薤歌長。
淑德圖書在,皇慈禮命彰。
凄涼霸川曲,壟樹已成行。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贈鄭國莊穆公主挽歌二首》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鄭國莊穆公主挽歌二首》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追飾崇湯沐,遺芳藹禁闈。
秋原森羽衛,夜壑掩容輝。
睿藻悲難盡,公宮望不歸。
笳簫向煙霧,疑是彩鸞飛。
舊館閉平陽,容車啟壽堂。
霜凝蕣英落,風度薤歌長。
淑德圖書在,皇慈禮命彰。
凄涼霸川曲,壟樹已成行。
詩意:
這首詩詞是權德輿以挽歌的形式,表達了對已故的鄭國莊穆公主的懷念和哀悼之情。詩中描繪了公主的美德和品德,在她的禁闈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芳名。公主作為貴族,有著嚴格的衛隊保護,而現在她已經逝去,只剩下落寞的夜晚和無法回歸的宮廷。作者用笳簫聲和煙霧中的彩鸞飛翔來表達對公主靈魂的祈愿和思念之情。古老的宮殿關閉,車馬啟程,公主的壽堂已經開啟。秋天的霜凍使得花朵凋謝,但公主的風度和美德將永遠長存。她的善行和貢獻被記錄在圖書中,皇帝的慈愛和尊崇也將流傳千古。然而,現在的景象是凄涼的,巴山的曲徑已經長滿了樹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哀悼之情描繪了鄭國莊穆公主的離世,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敬仰和懷念之情。通過描寫公主的美德和品德、宮廷的榮光和落寞,以及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中展現了對逝去的公主的深深思念和對光輝歲月的追憶。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秋原、夜壑、笳簫、煙霧等,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氛圍。作者通過對公主的贊美和追憶,展示了她在塵世中的卓越品德和對社會的貢獻,表達了對她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詩詞以凄涼的景象和深沉的哀思為主調,凸顯了作者對公主的無盡思念和對光輝時光的留戀之情。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展現了唐代詩人對生命和人情的深刻感悟。同時,通過對公主的贊美和對她的思念,也體現了作者對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崇敬和追求。整首詩詞既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示了唐代社會對貴族女性的禮儀規范和尊崇。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已故的鄭國莊穆公主的追憶和哀悼,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反映出對光輝歲月和生命的深沉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中營造出凄涼而深情的氛圍,打動人心,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美好品德的追憶和敬仰之情。
“淑德圖書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èng guó zhuāng mù gōng zhǔ wǎn gē èr shǒu
贈鄭國莊穆公主挽歌二首
zhuī shì chóng tāng mù, yí fāng ǎi jìn wéi.
追飾崇湯沐,遺芳藹禁闈。
qiū yuán sēn yǔ wèi, yè hè yǎn róng huī.
秋原森羽衛,夜壑掩容輝。
ruì zǎo bēi nán jǐn, gōng gōng wàng bù guī.
睿藻悲難盡,公宮望不歸。
jiā xiāo xiàng yān wù, yí shì cǎi luán fēi.
笳簫向煙霧,疑是彩鸞飛。
jiù guǎn bì píng yáng, róng chē qǐ shòu táng.
舊館閉平陽,容車啟壽堂。
shuāng níng shùn yīng luò, fēng dù xiè gē zhǎng.
霜凝蕣英落,風度薤歌長。
shū dé tú shū zài, huáng cí lǐ mìng zhāng.
淑德圖書在,皇慈禮命彰。
qī liáng bà chuān qū, lǒng shù yǐ chéng háng.
凄涼霸川曲,壟樹已成行。
“淑德圖書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