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如夜還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如夜還家”全詩
老如夜還家,行李自迫怵。
向來輕寸陰,此去惜余日。
已往不可追,未來嗟莫失。
昔人秉燭游,不為杯中物。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有感》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本詩表達了少年時光的虛度和年老后的追悔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有感》中文譯文:
少年像是早晨出行,志向竟然多是虛浮。
年老時卻像是夜晚歸家,行李自然而然地使人畏懼。
過去總是輕忽時間的流逝,而現在珍惜每一天。
過去的已經無法追尋,未來的卻令人惋嘆地失去。
往昔的人們提著燭火游走,并不為酒杯中的物質所迷。
詩意和賞析:
《有感》描繪了人生的兩個階段:少年時光和晚年回望。詩人以富有對比的手法,通過少年和年老時的比喻,表達了對青春時光浪費和晚年懊悔的感嘆。
在詩中,少年時的人被比喻為早晨出門的樣子,充滿了朝氣和激情。然而,他們的志向卻多是虛浮的,沒有真正的目標和追求。這種輕浮的態度導致了時間的虛度和機會的浪費。
而年老時的人則被比作夜晚歸家,行李帶來的是擔憂和畏懼。他們開始意識到時間的有限和生命的脆弱,悔恨自己年輕時的荒廢和輕視。
詩人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時光的珍惜和對過去的悔恨。他通過描繪少年和晚年的對比,警示讀者要珍惜年輕時光,不要虛度光陰,以免到了晚年時后悔莫及。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了昔人秉燭游的形象,暗示著真正有追求的人不會為酒杯中的物質享受所迷惑。這種對物質欲望的超越與詩人對年輕時輕浮行為的反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感》通過對人生階段的描繪,以及對年輕時光的虛度和晚年悔恨的思考,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時間價值的思考。它是一首富有警示意義的詩詞,對于我們珍惜當下、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具有啟示作用。
“老如夜還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有感
shào nián rú xiǎo xíng, zhì jìng duō xián yì.
少年如曉行,志竟多閒佚。
lǎo rú yè huán jiā, xíng lǐ zì pò chù.
老如夜還家,行李自迫怵。
xiàng lái qīng cùn yīn, cǐ qù xī yú rì.
向來輕寸陰,此去惜余日。
yǐ wǎng bù kě zhuī, wèi lái jiē mò shī.
已往不可追,未來嗟莫失。
xī rén bǐng zhú yóu, bù wéi bēi zhōng wù.
昔人秉燭游,不為杯中物。
“老如夜還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