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新詩日漸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道新詩日漸多”全詩
拋甎此語真相戲,和璧如何肯抵烏。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寄虞大卿四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虞大卿四首》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虞大卿四首
聞道新詩日漸多,
珍藏未放落江湖。
拋甎此語真相戲,
和璧如何肯抵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新詩的涌現感到驚嘆和無奈的情緒,并通過對虞大卿(虞允文)的寄托,傳達了自己對于真正優秀的詩歌難以為繼的憂慮與期望。
首先,作者提到“聞道新詩日漸多”,暗示了當時新詩創作的蓬勃發展。然而,作者使用“珍藏未放落江湖”的詞句,表明他所珍視的優秀詩作卻并未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可。這種情況下,作者感到有些無奈和失望。
接下來的兩句“拋甎此語真相戲,和璧如何肯抵烏”,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優秀詩歌難以在新潮中脫穎而出的擔憂。其中,“拋甎此語”暗指作者創作的詩篇,而“真相戲”則表明這些詩作可能會被當做娛樂或玩笑看待。而“和璧如何肯抵烏”則以和璧(指美玉)比喻出色的詩歌作品,而烏則象征浮華繁瑣的時尚潮流。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純粹、高雅的詩歌作品難以在浮躁的時代獲得認同和傳承的痛苦。
總的來說,《寄虞大卿四首》表達了姜特立對于當時新詩創作的現狀感到擔憂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優秀詩歌的期望和珍視。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比喻手法,傳達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與時代浮躁背道而馳的思考和呼吁。
“聞道新詩日漸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ú dà qīng sì shǒu
寄虞大卿四首
wén dào xīn shī rì jiàn duō, zhēn cáng wèi fàng luò jiāng hú.
聞道新詩日漸多,珍藏未放落江湖。
pāo zhuān cǐ yǔ zhēn xiàng xì, hé bì rú hé kěn dǐ wū.
拋甎此語真相戲,和璧如何肯抵烏。
“聞道新詩日漸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