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無險阻蔽皇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略無險阻蔽皇居”全詩
若使賈生參國論,便應咽死更無書。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使北二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使北二首》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北方旅行的情景,并通過對賈生參與國家政治的設想,表達了作者對官場腐敗和虛偽的批評。
詩詞中文譯文:
北方旅行兩首
略無險阻蔽皇居,
底事當時醉寐如。
若使賈生參國論,
便應咽死更無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北方旅行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官場中虛偽、腐敗現象的不滿。首句“略無險阻蔽皇居”,表明作者的旅途并沒有遇到太多困難,可以順利到達皇宮。第二句“底事當時醉寐如”,表明當時的政務似乎都是被漠視或忽略的,官員們都像是沉醉在酒色之中,沒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
接下來的兩句“若使賈生參國論,便應咽死更無書”,表達了作者對賈生(一個虛構的人物)參與國家政治的設想。賈生被認為是一個有才華和正直的人,如果他真的參與政治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那么很可能會被控制和扼殺,甚至連寫作的機會也沒有。
整首詩用簡潔而含蓄的語言,通過對旅行和政治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官場腐敗和虛偽的憤怒和無奈。詩中的賈生形象象征了那些有真才實學、有正義感的人,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難以生存和發展。這首詩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揭示,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憂慮和不滿,同時也暗示了對個體命運的悲涼。
“略無險阻蔽皇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běi èr shǒu
使北二首
lüè wú xiǎn zǔ bì huáng jū, dǐ shì dāng shí zuì mèi rú.
略無險阻蔽皇居,底事當時醉寐如。
ruò shǐ jiǎ shēng cān guó lùn, biàn yīng yàn sǐ gèng wú shū.
若使賈生參國論,便應咽死更無書。
“略無險阻蔽皇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