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曉逆風飄漏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迷曉逆風飄漏遠”全詩
五更又上籃輿去,忘卻當年調笑吟。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早朝》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朝》是宋代姜特立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早晨朝拜時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思考。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晨光微明逆風吹散了朝霞,漏聲遠遠傳來。
秋天的風吹落了一片片落葉,回蕩在深遠的廊道中。
在五更時分,皇家的籃輿再次出發,
但我已將過去的嬉笑調笑拋諸腦后。
這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描繪早晨的景象,抓住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中的"迷曉逆風飄漏遠"表達了時光的不可挽回和流逝的無常。"驚秋墮葉響廊深"則通過秋天的蕭瑟景象,強調了歲月易逝和人世間的離合悲歡。"五更又上籃輿去"表達了皇家的威嚴和權力的象征,而"忘卻當年調笑吟"則表明作者對過去的輕松和歡樂已經淡忘,心境已然轉變。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將個人的情感與時光流轉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對過去的遺忘。它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領悟,讓讀者在感受歲月更替的同時,也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迷曉逆風飄漏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áo
早朝
mí xiǎo nì fēng piāo lòu yuǎn, jīng qiū duò yè xiǎng láng shēn.
迷曉逆風飄漏遠,驚秋墮葉響廊深。
wǔ gēng yòu shàng lán yú qù, wàng què dāng nián tiáo xiào yín.
五更又上籃輿去,忘卻當年調笑吟。
“迷曉逆風飄漏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