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起居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起居處”全詩
人遠跡亦沈,邈焉居者情。
以此觀世間,無物可留意。
有如空中云,東西適相值。
云收天宇開,虛空了無事。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悼亡》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亡》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起居處,杳杳復冥冥。
人遠跡亦沈,邈焉居者情。
以此觀世間,無物可留意。
有如空中云,東西適相值。
云收天宇開,虛空了無事。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亡故之人的哀悼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人將生者和亡者相對照,認為無論是生者還是亡者,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在遙遠的地方。詩人覺得人跡也被深深地埋藏,與此同時,他的心情也變得遙遠而模糊。詩人通過觀察世間萬物,發現沒有什么可以引起他的關注和留意,就像是天空中的云朵一樣,東西隨風而動,相互追逐。最后,詩人認為云收天宇開,虛空中沒有了人事紛擾。
賞析:
《悼亡》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生死和人生無常的哲理。詩人用杳杳、冥冥、邈焉等詞語描繪了生者和亡者的虛無和遙遠,傳達了對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以此觀世間,無物可留意"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短暫的,沒有什么值得關注和追求的。詩人通過對云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轉瞬即逝和無常性。最后兩句"云收天宇開,虛空了無事"則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事的超越,認為一切皆空,虛空中沒有紛擾和煩擾。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生死和虛無的主題,給人以深思。
“平生起居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wáng
悼亡
píng shēng qǐ jū chǔ, yǎo yǎo fù míng míng.
平生起居處,杳杳復冥冥。
rén yuǎn jī yì shěn, miǎo yān jū zhě qíng.
人遠跡亦沈,邈焉居者情。
yǐ cǐ guān shì jiān, wú wù kě liú yì.
以此觀世間,無物可留意。
yǒu rú kōng zhōng yún, dōng xī shì xiāng zhí.
有如空中云,東西適相值。
yún shōu tiān yǔ kāi, xū kōng liǎo wú shì.
云收天宇開,虛空了無事。
“平生起居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