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漢魏知追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浸淫漢魏知追古”全詩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強對恐無人。
浸淫漢魏知追古,摸索曹劉已識真。
荀氏八龍誰最著,慈明頭角在云津。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次韻黃司理》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司理》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墀射策筆如神,
馬首哦詩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
欲求強對恐無人。
浸淫漢魏知追古,
摸索曹劉已識真。
荀氏八龍誰最著,
慈明頭角在云津。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黃司理的推崇和贊美之情。黃司理在龍墀上射箭,他的筆觸如神一般,而且他的詩句也愈發新穎動人。作者突然抬起名篇,表明自己有意與黃司理相比較,但他擔心自己的作品無法與黃司理媲美。他曾深入研究漢魏時期的文學,也曾摸索曹操和劉備的作品,但他已經認識到真正的才華。詩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荀氏八龍,暗示黃司理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而慈明則是在云津(指文壇)上嶄露頭角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以直接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黃司理的敬佩和自己的追求。黃司理在文學和射箭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華,作者對他的能力贊嘆不已。作者在表達對黃司理的推崇之余,也表露了自己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不安。他承認自己曾經研究過古代文學,但最終認識到真正的才華不僅僅在于追溯古代,而是要有自己的創新和獨特性。最后一句提到的荀氏八龍是對黃司理才華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暗示了自己渴望在文壇上嶄露頭角的愿望。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黃司理的景仰和自身追求的心態,同時展現了對文學才華的思考。通過對比自己與黃司理的能力,作者對自身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追求卓越的決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自省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浸淫漢魏知追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sī lǐ
次韻黃司理
lóng chí shè cè bǐ rú shén, mǎ shǒu ó shī jù yì xīn.
龍墀射策筆如神,馬首哦詩句益新。
hū pěng míng piān duān yǒu yì, yù qiú qiáng duì kǒng wú rén.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強對恐無人。
jìn yín hàn wèi zhī zhuī gǔ, mō suǒ cáo liú yǐ shí zhēn.
浸淫漢魏知追古,摸索曹劉已識真。
xún shì bā lóng shuí zuì zhe, cí míng tóu jiǎo zài yún jīn.
荀氏八龍誰最著,慈明頭角在云津。
“浸淫漢魏知追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