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月不來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月不來書”全詩
前春曾訪我,無月不來書。
易感中年后,難忘少長初。
倏然成夢幻,歲晚重欷噓。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悼邦節弟》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邦節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親人的離世,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悼邦節弟》中文譯文:
皇考憐同出,青已并廬。
前春曾訪我,無月不來書。
易感中年后,難忘少長初。
倏然成夢幻,歲晚重欷噓。
詩意和賞析:
《悼邦節弟》這首詩詞以凄涼的筆觸描述了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首先,詩的開頭表達了皇考(皇帝的父親)與作者同出生的關系,彰顯了作者與皇考之間的親近。接著,詩中提到了青已并廬,這里的青指的是作者與親人的同齡人,已并廬則意味著他們早已相互依偎、共同生活。這一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親人之間的緊密關系。
詩的下半部分展示了作者對親人離世的痛苦與思念。作者回憶起前年春天親人曾經來看望自己,每個月都會給自己寫信,這表明親人對作者的關心和牽掛。然而,隨著年歲漸長,作者變得越來越容易感傷,難以忘記與親人共度的年少時光。突然間,親人成為了一個夢幻般的存在,而歲月的晚年使得作者不禁悲嘆嘆息。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親人逝去的痛苦與思念之情。通過對親人生死、時光流轉的描繪,詩中透露出對人生無常和光陰易逝的感慨,同時也流露出對親情的珍視和懷念之情。這首詩詞以其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觸動人心,使讀者在感嘆歲月流轉的同時,也能體味到家人間深厚的情感紐帶。
“無月不來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bāng jié dì
悼邦節弟
huáng kǎo lián tóng chū, qīng yǐ bìng lú.
皇考憐同出,青已并廬。
qián chūn céng fǎng wǒ, wú yuè bù lái shū.
前春曾訪我,無月不來書。
yì gǎn zhōng nián hòu, nán wàng shào zhǎng chū.
易感中年后,難忘少長初。
shū rán chéng mèng huàn, suì wǎn zhòng xī xū.
倏然成夢幻,歲晚重欷噓。
“無月不來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