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與俗士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勿與俗士對”全詩
天地忽開泰,萬象分秋毫。
瀉我竹葉青,烹我翠云濤。
勿與俗士對,且讀楚人騷。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喜晴》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晴》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晴朗的天氣,以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心情舒暢的景象。它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人的喜悅情緒,并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活的贊美。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晴天陽光照耀江皋,
人們心情舒暢愉高。
天地突然展現繁榮景象,
萬象細微處顯秋毫。
我看到竹葉變得更加翠綠,
如同烹制著一片翠綠云濤。
不要與平庸之人相處,
還是讀讀楚地的詩人的作品吧。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晴朗天氣的喜愛之情。他描述了陽光照耀江皋的景象,以及人們在這樣的天氣下心情輕松愉悅的狀態。詩人運用了天地開泰、萬象分秋毫的比喻,形容了自然界在晴朗天氣下的繁榮景象和微小細節。他將竹葉的青綠與烹制翠云濤相比,把自然界的美景與烹飪相結合,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一種追求卓越的態度。他認為不應該與庸俗之人為伍,而應該去閱讀楚地的詩人所創作的作品。這可能是對文學藝術的推崇,也表達了詩人對精神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明快愉悅的語調,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人的喜悅情緒。通過對陽光明媚的景象的描繪,詩人傳遞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贊美,以及對追求卓越和美好的向往。這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風采。
“勿與俗士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íng
喜晴
qíng rì shài jiāng gāo, rén xīn sàn yù táo.
晴日曬江皋,人心散郁陶。
tiān dì hū kāi tài, wàn xiàng fēn qiū háo.
天地忽開泰,萬象分秋毫。
xiè wǒ zhú yè qīng, pēng wǒ cuì yún tāo.
瀉我竹葉青,烹我翠云濤。
wù yǔ sú shì duì, qiě dú chǔ rén sāo.
勿與俗士對,且讀楚人騷。
“勿與俗士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