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永不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世永不磨”全詩
豪民不蓄谷,一旱將如何。
早晚炊香秔,呼奴蒸瓠壺。
為我謳一曲,便是擊壤歌。
皆由使君恩,盛德致時和。
豈有六七月,溪流揚素波。
爾民亦何知,飲食輸王租。
誦我喜雨詩,百世永不磨。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喜雨寄曾少卿》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雨寄曾少卿》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雨寄曾少卿
畎畝欲龜坼,好雨忽匆匆。
豪民不蓄谷,一旱將如何。
早晚炊香秔,呼奴蒸瓠壺。
為我謳一曲,便是擊壤歌。
皆由使君恩,盛德致時和。
豈有六七月,溪流揚素波。
爾民亦何知,飲食輸王租。
誦我喜雨詩,百世永不磨。
譯文:
田地枯裂欲龜裂,好雨卻突然而至。
富庶之民未儲谷,一旦遭遇干旱將如何。
清晨和黃昏炊煮出米香,呼喚仆人蒸瓠酒。
為我唱一曲歌頌,就如敲擊壤土的歌聲。
這一切皆來自使君的恩德,他的偉大美德帶來了和平。
難道六七月份不是溪流泛起清澈的波浪嗎?
而你們百姓又如何知曉,飲食卻只交納給王室的稅賦。
誦讀我的《喜雨詩》,百世之后也不會被遺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喜雨為主題,表達了對豐收雨水的期盼和對干旱所帶來的困境的擔憂。詩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田地干裂的景象,突然而至的好雨給人帶來了喜悅。然而,詩人也提到了豪富之民不儲備糧食的問題,暗示了社會階層的不公和對災害的漠視。
詩中出現的“炊香秔”和“蒸瓠壺”表現了人們對雨水的期盼,期待著豐收的美好未來。詩人呼吁仆人為自己蒸酒,這里也體現了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感激使君的恩德,認為使君的卓越品德帶來了社會的和諧與繁榮。他用溪流揚起的素波形容和平時期的景象,強調了使君的功績和對人民的貢獻。
最后兩句“爾民亦何知,飲食輸王租。誦我喜雨詩,百世永不磨。”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希望人們能夠傳誦他的《喜雨詩》,讓它永遠流傳下去。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社會現實的反映,表達了詩人對豐收雨水的期望、對社會不公的憂慮以及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同時,詩中蘊含著對個體力量的懷疑,認為只有統治者的仁德和貢獻才能帶來社會的福祉。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
“百世永不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ǔ jì céng shǎo qīng
喜雨寄曾少卿
quǎn mǔ yù guī chè, hǎo yǔ hū pāng tuó.
畎畝欲龜坼,好雨忽滂沱。
háo mín bù xù gǔ, yī hàn jiāng rú hé.
豪民不蓄谷,一旱將如何。
zǎo wǎn chuī xiāng jīng, hū nú zhēng hù hú.
早晚炊香秔,呼奴蒸瓠壺。
wèi wǒ ōu yī qǔ, biàn shì jī rǎng gē.
為我謳一曲,便是擊壤歌。
jiē yóu shǐ jūn ēn, shèng dé zhì shí hé.
皆由使君恩,盛德致時和。
qǐ yǒu liù qī yuè, xī liú yáng sù bō.
豈有六七月,溪流揚素波。
ěr mín yì hé zhī, yǐn shí shū wáng zū.
爾民亦何知,飲食輸王租。
sòng wǒ xǐ yǔ shī, bǎi shì yǒng bù mó.
誦我喜雨詩,百世永不磨。
“百世永不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