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曾無雁鶩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坐曾無雁鶩行”全詩
蝟腹出波烹芡實,褭足和露擘蓮房。
相呼時入雞豚社,獨坐曾無雁鶩行。
便是赤城真隱吏,不須劉阮更相將。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夏日奉天臺祠祿》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奉天臺祠祿》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通過描寫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情景,展示了一種閑適自在的田園生活情趣。
詩中提到了一位穿著青衣,手持箑篚(一種農具)躺在藤床上的人物。她手上抱著一個壺,走過倒滿酒漿的蘆葦池。蝟腹出波指的是蜷縮的腹部在池水中激起漣漪,烹芡實則指的是煮熟了的蓮子。這些描寫展示了夏日田園的寧靜和悠閑。
詩中還提到了主人公時而和別人一起進入雞豚社(可能是指一種農村集會場所),時而獨自坐著,從未見到雁鶩的身影。這表明主人公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不與世俗紛擾相伴。
最后兩句寫到自己就如同赤城的真正隱士,不需要劉備和阮籍這樣的名人與自己并肩。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夏日田園生活的寧靜與恬淡。作者通過詩中的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的行為,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與自由的隱逸情懷。整首詩在簡潔的語言中流露出一種閑適自得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受。
“獨坐曾無雁鶩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fèng tiān tāi cí lù
夏日奉天臺祠祿
qīng yī huī shà wò téng chuáng, cuì xiù xié hú guò jiǔ jiāng.
青衣揮箑臥藤床,翠袖攜壺過酒漿。
wèi fù chū bō pēng qiàn shí, niǎo zú hé lù bāi lián fáng.
蝟腹出波烹芡實,褭足和露擘蓮房。
xiāng hū shí rù jī tún shè, dú zuò céng wú yàn wù xíng.
相呼時入雞豚社,獨坐曾無雁鶩行。
biàn shì chì chéng zhēn yǐn lì, bù xū liú ruǎn gèng xiāng jiāng.
便是赤城真隱吏,不須劉阮更相將。
“獨坐曾無雁鶩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